- 完结敌后武工队完结至第36集
- 1942年,日寇的七八万精兵,在杀人魔王冈村宁次指挥下,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五·一大扫荡,给这里的军民造成很大损失,使这一带的抗日活动转入地下。但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冀中军区九分区派遣魏强、贾政参加敌后武工队,杀回冀中,钻进敌人心脏,开展敌后工作。魏强、贾政在南峪找到武工队队长兼政委杨子曾。魏强被任命为第一小队队长,刘文彬为指导员,蒋天祥为第二小队队长。他们分析了敌情,认为三光地区的哈巴狗、侯扒皮和刘魁胜三个汉奸,是保定宪兵队队长松田的心腹,他们在东王庄,一次就杀害了170多个村民,罪行累累,必须首先打击他们,搞个政治攻势,动员群众积极抗日。于是,40多个精悍的武工队员,首先闯到侯扒皮所守的中间镇,炮轰炮楼,狠狠打击了他的气焰,使他恐慌不安,也使百姓们精神振奋。这时,魏强率领的小分队,与杨子曾和蒋天祥等分别,来到号称小延安的西王庄住下来,得到堡垒户赵河套及群众的精心掩护,因而三个多月过去了,他们频频打击敌人,搞得敌人日夜不宁,而松田和刘魁胜组织的联合清剿队,连一点武工队的影子也摸不到。有一天,武工队队员刘大生出去刺探敌情,同联络员取得联系后,在回来的路上结识了黄村的何殿福,知道他弟弟也是八路军。他们正走着,却被两个清剿队员盯上了。刘大生机智地打死一人,活捉一人,占据了井台上有利地形,同四面围上来的敌人英勇拼搏,打死许多敌人,然后下到井里,从地道回到村里。这时,松田亲自率领的日伪军,仍然向井台猛烈轰击,井台四周火光冲天。当他们攻至井边,一无所见,下井捞尸,也一无所获,松田只得沮丧而回,心中却对刘太生的下落疑虑不定。刘太生安全回到魏强的住所,看到区妇救会长汪霞等皆在,就讲了刚才的情况,并把取回来的信交给魏强。
- 完结乾隆皇帝第5卷完结至第56集
- 《云暗凤阙》是系列长篇小说《乾隆皇帝》的第五卷。年逾耳顺,乾隆依然春秋鼎盛,乾纲在握,为大清的长治久安,励精图治。但大清开国已百余年,内忧外患,树大中空。傅恒身染沉疴,伊继善病在垂危,后宫肉闱风波不断,宵小太监秽乱中宫,官场贪墨婪贿成风,山东巡封锁国泰借赈灾之名,侵吞库银,造成藩库亏空。奸臣和伸靠巴结逢迎,扶摇直上,贪受巨额贿赂,又杀人灭口,成为炙手可热的暴发户。加之天下灾荒,教匪趁机惑众,西疆又骚乱不宁。乾隆盛世难继,危机四伏。为挽救大清王朝的极盛之世,乾隆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下决心整顿吏治。查巨案,处国泰,横扫贪贿玩渎之风;倾半国之力西域用兵,安邦定国。他又精心历练习太子,与阿桂、纪均李侍尧,刘墉等重臣同心协力,挽狂澜于既倒,救万民于水火
- 完结蒲松龄故事集完结至第48集
- 蒲松龄(1640年06月05日-1715年0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他出身没落地主家庭,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而全部落榜。直到72岁赴青州补为贡考。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评价过蒲氏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蒲松龄(1640年06月05日-1715年02月25日),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氏是淄川世家,早年热衷功名。父亲蒲盘时家道已渐中落,曾娶妻孙氏、董氏、李氏,蒲松龄为董氏子。年少时,张献忠、李自成起义,随着清军入关,正处改朝易鼎之际,社会动荡不安。蒲松龄19岁时参加县府的考试,县、府、道试均夺得第一名,考中秀才,受到山东学政施闰章赞誉,名藉藉诸生间。康熙元年(1662年),长子蒲箬出生。然而他在之后科举场中极不得志,虽满腹实学,乡试屡不中,至46岁时方被补为廪膳生,72岁时被补为贡生。平日除微薄田产外,以教书、幕僚维生。顺治十四年(1657年),与刘国鼎的女儿成婚。顺治十五年(1658年),初应童生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知山东学政施闰章。顺治十七年庚子(1660年),应乡试未中。康熙二年(1663年),应乡试未中。康熙三年(1664年),应邀就读李尧臣家。张笃庆有《和留仙韵》二首,讽蒲松龄记叙神怪故事无益,康熙九年(1670年),八月,应任江苏宝应知县的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康熙十年(1671年),春、夏在宝应、高邮。秋辞幕返里。康熙十一年(1672年),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秋应乡试未中。康熙十四年(1675年),应乡试未中。康熙十八年(1679年),作成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作《婚嫁全书》。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作《省身语录》。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自春至秋,病足卧床。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为张嵋《古香书屋存草》作序。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春,山东按察使喻成龙慕名邀请,到济南作客数日。馆东毕际有病逝,蒲松龄作《哭毕刺史》八首。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高珩病逝,作《挽念东高先生》。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作《怀刑录》。秋,率毕氏弟子赴省城应乡试。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六月,唐梦赉病卒,蒲松龄代本邑缙绅作《祭唐太史》文。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淄川一带大旱,蒲松龄作《阮亭先生归思二十四韵》。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作《农桑经》。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作《药祟书》。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朱缃病卒,蒲松龄作《挽朱子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代民众揭发淄川漕粮经承康利贞妄增田赋银两。岁暮,撤帐归家,结束在毕家三十年的西宾生涯。康熙五十年(1711年),五月,王士禛病逝,蒲松龄作《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宾客数日矣》四首挽之。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受知山东学政黄叔琳。作俚曲《墙头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蒲松龄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6岁蒲松龄5岁的时候,正值满清入关,在扬州屠城,在山东镇压农民起义,也产生了很多稀奇事,这些都影响到《聊斋志异》。蒲松龄大概在分家以后,做私塾教师时,就开始写《聊斋志异》。他的好朋友张笃庆发现蒲松龄因为写《聊斋志异》影响到考举人,就写了一首诗劝他:聊斋且莫竞谈空,别写小说了,专心去考试吧。但是蒲松龄不听,还是写,不管哪个朋友听到什么奇闻轶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写到自己的作品里头。关于《聊斋志异》大家可能听过传得很广的一个说法,说蒲松龄为了写《聊斋志异》,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奇异的故事,讲完了回家加工,就成了《聊斋志异》。这个说法是《三借庐笔谈》说的,鲁迅先生早就分析了,不对,不会是这样一回事。我们琢磨一下,蒲松龄穷到那种程度,45年在外边当私塾老师,家里有时候连锅都揭不开,怎么有闲空优哉游哉摆上茶,摆上烟,你给我讲故事,我写小说?不可能。但是蒲松龄不管听到什么人说,听到什么稀奇的事,他都收集来写小说,这是肯定的。他还有一个取材途径,就是到古人的书里边找素材。《聊斋志异》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说,都是改写自前人作品。前人作品有时候记得非常简单。比如说,在六朝小说和唐传奇当中,记了三个小故事,叫《纸月》、《取月》、《留月》。纸月就是有一个人,能够剪个纸的月亮照明,另一个人取月,能够把月亮拿下来放在自己怀里,没有月亮时候照照,第三个人留月,把月光放在自己的篮子里边,黑天的时候拿出来照照。都很简单,一百来个字,几十个字。蒲松龄拿来写了《劳山道士》。这是大家很熟悉的聊斋故事。蒲松龄的妻子非常贤惠,蒲松龄外出给人当家庭教师的时候,他妻子在家里上养老,下育小,住在荒凉的农场老屋里面。夜里狼都可能跑到院子里,她就整夜不睡觉在那儿纺线,如果有一点好吃的,给蒲松龄留着,有时留的时间长了,都坏了。这么好的一个妻子,但是个柴米油盐的妻子、糟糠之妻。所以有些研究蒲松龄的专家就发现一个线索,说蒲松龄有第二夫人,什么根据呢?蒲松龄文集里有一篇《陈淑卿小像题辞》,这篇文章是说:文章的作者和陈淑卿自由恋爱,父母不同意,最后两个人私奔了,然后是个悲剧。但是很快就有专家又考证出来了,陈淑卿是蒲松龄从南方归来在淄川丰泉乡王家坐馆给一个叫王敏入的人代写的文章,这样一来蒲松龄的所谓第二夫人不复存在了。西方理论家弗洛伊德说,梦是愿望的达成。《聊斋志异》里面这些花妖狐魅变成的美女就是穷秀才蒲松龄的白日梦。他做这种梦,就是表达那种一厢情愿的男性的幻想,穷秀才的幻想。法国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雨果,就是《悲惨世界》的作者,他曾经说过,想象是伟大的潜水者。一个作家,一个小说家能写出引人入胜的作品,虽然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但是更要靠他的想象,蒲松龄虽然那样贫困,那样不得志,他也写了和自己生平有关的一些东西,但是他特别善于想象,《聊斋志异》就是一个作家天才的想象才能和艺术才能的集中表现。《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成功的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收集500余篇,神神鬼鬼妖妖怪怪。
- 完结盗诀之赤血蟾王完结至第66集
- 《盗诀1:赤血蟾王》是一部关于盗门秘术牵羊秘术的奇诡小说。三十年前,一老一少行走于深山之中探索天灵宝藏,师傅惨遭毒害。遗孤从此金盆洗手,多年后却不得不为义子婚事再次出山。惊诧!做起木匠活的老羊倌竟是盗门中走山一脉的牵羊师?其行踪不定,手段千秋,盗术相诀,天玄地机之灵物犹如信手拈来?一场义字当先的长白山探索行径,为何诡事不断,雪地龙、赤蟾衣、千岁夜明砂究竟是何等无价灵宝?南憋宝,北牵羊。南北两派的传人中途身份揭晓,究竟是憋宝人技艺高超,还是牵羊术技高一筹?三十年后,还是一老一少,当那只赤血蟾王全身赤红妖艳地出现在他们面前时,那不仅仅是场离奇之术的碰撞,而是一场满腔仇恨的对决。
- 完结刘兰芳-小将杨排风(16回)完结至第16集
- 北宋时期,辽邦侵犯我军边境,杨八姐和九妹中敌诱兵之计被困葫芦峪,三关告急。元帅杨延昭命孟良回朝搬兵。天波府烧火丫环杨排风武艺超群,愿去退敌,且看一个烧火丫环的传奇。
- 完结玄奘西游记完结至第38集
- 《玄奘西游记》以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手法,根据历史事实,详细描写了玄奘一路所经千山万水,并历经艰险和克服困难的情况,更参考玄奘所经各国的地理和风土人情,对中世纪时代西域和印度各国作了忠实的描写。本书讲述了玄奘不平凡的一生,并对以下四个情节作了突出的描写:一、西出玉门关,渡过五烽,经过莫贺延碛,逾葱岭,出铁门,渡大雪山入北印度的一段艰险的途程;二、巡礼佛迹,从渡恒河,游给孤独园,至访问迦毗罗卫国,到鹿野苑,礼菩提树,登灵鹫山;三、从玄奘抵达那烂陀寺、戒日王与鸠摩罗王的争聘到曲女城大施会;四、归国后对译经事业和培养青年人才两方面的卓越贡献及其忠于事业的精神。本书讲述的是中印文化交流的先驱、唐代著名学者、翻译家玄奘,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渡过流沙,越过葱岭,跋涉千山万水,去到印度。历经十七寒暑,走遍印度各国,为交流学术、增进学养及留学归来后首徒讲学、主持译述等相关事迹。本书从一个学者的口中,从人物传记的角度详细讲述了这个出使西域的大唐僧人的真实生活及其旅程的原貌,以玄奘西行旅途为主线,通过各种故事串讲,介绍唐代中外社会、经济、文化交流的盛况。同时,作者鉴于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广泛影响,作了文学和史学的对应观照,借此增进读者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