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三言二拍完结至第60集
-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流传颇广的短篇小说集。三言是指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白话短篇小说总集,也是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历程上由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二拍是指凌蒙初所编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作者根据野史笔记、文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体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三言二拍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尽200篇。《三言二拍》从中选取71篇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和可读性的故事,可以帮助读者去粗取精、一管窥豹。三言:每集四十篇,共120篇。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如《施润泽滩阙遇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在这些作品里,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得到尊重,所宣扬的道德标准、婚姻原则,与封建礼教、传统观念是相违悖的。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市民思想意识的体现。三言中每一章都讲了一个道理,但有的章节秽语甚多,而有的则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比如《醒世恒言》中有一章《卖油郎独占花魁》讲了油郎秦重寻父、花魁娘子寻夫从良过程中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的美好故事。三言中的优秀作品,既重视故事完整,情节曲折和细节丰富,又调动了多种表现手段,刻画人物性格。它的刊行,推动了短篇小说的发展和繁荣,标志着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民族风格和特点已经形成。二拍:每集40卷,共80卷。作者根据野史笔记、闻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题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写商人泛海经商事,可以看出明末商人们追求钱财的强烈欲望。《乌将军一饭必酬》、《叠居奇程客得助》等重视商业描写,在以往的短篇小说中非常罕见。有些作品提出在爱情婚姻生活中要求男女平等的观点。如《李将军错认舅》,描写了刘翠翠和金定忠贞不渝的爱情。先是翠翠迫使父母放弃门当户对的习俗陈规而和金定结合,后翠翠被李将军虏去作妾,金定又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翠翠。但迫于将军权势,不得以夫妻相认,最后以双双殉情来表示他们之间的至死不渝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奉劝世人行好事,到头原是自周全的劝谕思想是贯穿二拍始终的精髓,如卷十五《韩侍郎婢作夫人》的开头中说的一妇人因受商人帮助救出了丈夫,在她去答谢商人的一刹那,商人卧室的房墙倒了,要不是因妇人来答谢的时间巧合,恐怕商人就一命呜呼了,这种行好就有好报的教谕二拍中描写的很到位。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但从总的艺术魅力来说,它比三言差得多。
- 完结大明剑侠完结至第60集
-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举子龙宝山进京赶考,由于奸臣当道,没有给严嵩送礼,因此名落孙山,贫困交加,病在客栈,店主王老好为人心地善良,出主意让他上街卖字以谋生路,遇一老者,对所卖字画赞赏不已,以超出百倍价钱将其买下,并邀龙宝山去家中对饮,饮宴中老者发现龙宝山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对朝廷奸臣当道怒不可恶。是一难得的奇才。第二天,龙宝山被锦衣卫莫名其妙带走,来到皇宫,才知道昨日买字画老者乃当今圣上嘉靖皇帝,嘉靖欣赏龙宝山的才华,御赐为进士及第,奸臣严嵩提议封为京知县。严嵩提议封龙宝山为京知县乃是因为视龙宝山为肉中之刺,为陷害龙方便而已,与女儿贵妃设计加害于龙宝山,谁知陷害不成反遭其辱,严嵩对龙更加怀恨在心。严嵩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保举龙宝山为淮安府知府,背地里写密信叫淮安侯杀死龙宝山,龙宝山不知其中之计,应淮安侯之邀入府中饮酒,淮安侯下令杀死龙宝山,正在千钧一发之际有人破门而入,杀死淮安侯救下龙宝山,而此人正是被严嵩陷害的吏部尚书马纲之子江湖义士马青峰。淮安侯之死,嘉靖龙颜大怒,召回龙宝山回京述职,以加问罪,哪知龙宝山根据所获证据反告严嵩,获免于难,嘉靖对龙更加信任,龙借机向皇帝谈起马青峰之事,博得皇帝欢喜,封马青峰为六品带刀护卫,哪知话音刚落,突见马青峰闯入,奔嘉靖而来,掌劈龙床,夺走玉玺
- 完结聊斋之云萝公主完结至第38集
- 《聊斋之云萝公主》讲述安大业娶了天上圣后府中的云萝公主,但没听云萝公主的嘱咐,将家中粉饰一新,与近邻袁大用相交,袁临走时送给安大业很多礼物。过了一个多月,乐亭县有一个仕宦被强盗打劫,有人认出是袁大用干的,安大业的邻居屠氏嫉妒安大业,知道安与袁是朋友,就到县里去报告。安大业被捕,安母也受惊身亡,安大业在发配的途中遇虎,老虎把二解差吃了,把安大业叩到了山中,安大业见到了云萝公主,云萝公主送安下山,又碰见了袁大用,袁知道安的冤情后,到屠氏家中杀死了屠家十几口,县里因没有证据,只得将安大业释放。云萝公主这才来到安家与安大业一起生活,先后生了两个儿子,一名大器,一名可弃。安大器贤良聪明,安可弃吃喝嫖赌,并偷盗成性。安大业被气死了,后来云萝公主为安可弃娶的小家女侯氏,将安可弃制服。
- 完结怪才陈梦吉(吴元标版)完结至第38集
- 陈梦吉,为清末广东民间第一状师,四大讼师之首,敢称扭计祖宗,其功力与智慧已被岭南民间视之为神了。陈梦吉,为清代广东新会人士,是南宋陈凤台第七子陈仁翁的后裔。传说自幼经历已十分传奇,刚出生时竟然不哭不闹,家人都以为天生聋哑,后经高人教化,其过人天赋、才华横溢渐渐显露。后来在广州城成为传诵一时的桥王之王。陈梦吉为清朝末年广东民间第一状师,四大讼师之首,敢称「扭计祖宗」,其功力与智慧已被岭南民间视之为神了。清代广东新会人士,出生于广东新会城浐湾街,是南宋陈凤台第七子陈仁翁的后裔。陈梦吉自小聪明过人。他幼年丧父,历经艰辛,养成了同情弱小、憎恨豪强的思想品格。他机敏、无私地奉献才智,为当地百姓伸冤雪愤,疏解生活烦难,从而深受百姓的喜爱与夸赞。于是,关于他的故事便流传开来。传说自幼经历已十分传奇,刚出生时竟然不哭不闹,家人都以为天生聋哑,后经高人教化,其过人天赋、才华横溢渐渐显露。后来在广州城成为传诵一时的「扭计祖宗」、「桥王之王」。此「桥」字在粤语中就是「点子」之意,越聪明机灵之人想的办法就越多,古怪刁钻、稀奇古怪,往往出人意表。「陈梦吉」的传说中不乏这位祖宗级大师的经典故事,由于他的点子之妙之多冠绝羊城,他自然也就被誉为「桥王之王」了。「陈梦吉」公的处世哲学就是「使天下人信之,必使先自信」,他对「信」的理解就是「骗」,在公堂上要驳倒青天大老爷和悠悠众口,就是要所有人都认为自己讲的就是真理,一万个正确,就算自己讲的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也要说得天花乱坠,人人俯首拜服。而要「使天下人信之」,就必须连自己都相信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总之到最后自己说的自己怎么都相信,恐怕很快也会得精神病了。若非有这「扭计祖宗」的天纵聪明,恐怕其他人不能轻易办到。广东民间传说中的「方唐镜」与「陈梦吉」乃是死对头,前者乃衙门刁钻师爷,平时自命足智多谋,作为官老爷的「白纸扇」,与讼师陈梦吉少不免就有交锋了。粤语黑白残片的「陈梦吉」系列就有很多这样优秀的品目,两人的斗智奇谋,观众看时既觉得「屎桥师爷」的精明恶毒,又被聪明机灵的「桥王之王」所折服。二人的对决就像高深的围棋布局,丝丝入扣,连环穿心,差之毫厘,就满盘皆输。陈梦吉墓位于鹤山市凌村管区长山西南方的山半腰,是用砂灰建造的一座古墓。扭计师爷陈梦吉助人为乐、好打不平、整蛊贪官污吏,美名远扬,成为家喻户晓、万代传广的著名历史人物。陈梦吉是清朝人物,出生于新会城铲湾街。凌村陈氏族谱记载,宋元大战崖门失玺后,凌村部分兄弟离开大康里,迁往新会城创建铲湾街大康里。这部分兄弟是大节祖分支,因此,族人有陈梦吉与凌村深园里兄弟是同一支之说法,但陈梦吉究竟是铲湾街第几代孙?属于陈氏家族第几世祖?我族谱并无记载!因为族谱无法事事尽记,对于迁出的兄弟一般都是记录迁往何处,或因日久难于联络的,只能写上居处不明,致使后人相见如同陌路人,因此也出现了姓氏宗亲联谊和寻根问祖等活动。古时还未发明水泥,能用沙灰建造的陵墓多数是名门望族,平民百姓的山坟一般是用泥土堆成,贴上草坯就是。陈梦吉墓别具一格,呈石牛状,所以特别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