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毛泽东传完结至第68集
- 毛泽东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如何发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并探索和成功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他在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取得哪些成就?他因何偏离了实事求是这一党的基本思想路线,最终导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由此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毛泽东传》将站在21世纪新的时代起点上,在对历史的回溯与对未来的展望中,以全球的国际视野,阐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以及世界民族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运动所做的重大贡献,深刻揭示毛泽东和毛泽东主义构成了中国乃至全球社会主义历史的核心,也是上个世纪社会改革以及现代化历史的核心的崇高历史地位。
- 完结冯运修完结至第1集
- 冯运修:19岁书生闹市毙汉奸人物档案冯运修(1921-1940),天津中日中学学生,1937年加入抗日锄奸团;1938年6月,参加火烧天津最大的百货公司——中原公司行动。1940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后刺杀汉奸吴菊痴,于8月8日牺牲,未能入学。老北京的胡同里总是充满着故事,尤其是抗日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大隐于纵横交错的小巷子里,用勇气和智慧书写着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5月20日午后,长长的西四北四条胡同里,行人稀少,两侧修葺一新的房子早已和那个年代没有了关联,但历史的故事仍在。75年前,年仅19岁的冯运修便住在这里,身为汉奸齐燮元的外甥,冯运修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加入抗日锄奸团,闹市里单枪匹马枪毙一名汉奸,却也因此把生命凝结在了19岁这个美好年华。大汉奸外甥的另一种身份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开始了全民抗战,广大的爱国青年不甘心做亡国奴,以各种方式进行抗日活动。这其中便有一支由青年学生组成的秘密地下抗日锄奸组织——北平抗日锄奸团。时年16岁的冯运修,便是其中一员。根据同是锄奸团成员,如今93岁高龄的叶于良回忆,当时的冯运修矮而且瘦,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个枪手。冯运修还是当时大汉奸齐燮元的外甥,齐燮元曾出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治安部总长,后来又出任伪绥靖总署督办兼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成为了大汉奸。齐燮元外甥的身份,让冯运修能经常出入军营,练得一手好枪法。闹市街头一枪毙汉奸1940年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叶于良印象深刻。那天,日本人和伪政府在中山公园开庆功大会。叶于良和团里的成员李振英、冯运修等人打算刺杀到场主持日伪合作的汉奸巨头,目标是华北伪政权机关报《新民报》总编辑吴菊痴。叶于良回忆,当时,吴菊痴在台上吹捧日本皇军。散会了以后,吴菊痴坐着黄包车往南走,我们就跟着去了。叶于良记得,他们一直跟到石头胡同的同和轩饭庄。当天,评剧演员白玉霜在那儿宴请吴菊痴。我们就在门口等着,大概一个钟头,吴菊痴从里面出来,还是坐黄包车。到新华门外,正赶上有一个出殡的队伍,吹吹打打的,声音挺响。叶于良说,他们看看周围没人注意,猛蹬几步,接近黄包车。冯运修对着吴菊痴的太阳穴连开两枪,当时就死了。被捕前不忘保护抗团材料刺杀吴菊痴的行动,给北平日伪当局震动很大。1940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直接调动伪满洲国警察进入北平,对抗团成员开始大逮捕。1940年8月7日凌晨,日本宪兵队包围了冯运修在受壁胡同(今西四北四条胡同)甲12号的住所。警觉的冯运修发觉情况异样,立即将他保管的抗团材料、文件,拿到厨房焚毁。日伪军警破门而入,将他的父亲冯愰、弟弟等人捕获后,随即发现了藏在厨房里的冯运修,喊话叫他投降。冯运修不予理睬,继续烧文件。日伪军警发觉后,冲向厨房。冯运修开枪还击。日伪特务知道其枪法准,不敢上前,纷纷爬上院墙,一边劝降,一边射击。冯运修奋力还击。在日伪军警的枪声中,冯运修的枪声渐渐停止了。为了获取口供,日伪警察将冯运修送到南边不远的中央医院。此时的冯运修伤情剧烈、气息奄奄,已经不能说话了。1940年8月8日夜,冯运修牺牲在中央医院。冯运修(1921—1940)天津中日中学学生。1937年加入抗日杀奸团。他利用伪绥靖总署督办兼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外甥的身份,1940年成功除掉伪新民会机关报《新民报》编辑局局长、汉奸吴菊痴。同年8月8日,在北平西四受壁胡同和日伪宪兵的枪战中受重伤牺牲。
- 完结人海人完结至第74集
- 粤语《人海人》是一幅人间百态的色彩斑斓的巨型画卷,作者是谢仲馀。它以生动的笔触,对20世纪二十——四十年代的社会生活作了浓墨重彩的全景式的描绘。它写了底层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悲苦、无奈的生活,他们因天灾而颠沛流离,他们因人祸而家破人亡,战争更带给他们灭顶之灾;它写了那个年代工商界的种种艰辛,他们在兵匪两面夹击下,流血挣扎、艰苦创业,当然,也写了工商界锦衣玉食、极尽奢华的生活;它写了敌我双方军政高层如何运筹帷幄、斗智斗勇、决战沙场;它写了入侵军要亡我国家的狼子野心,写了那些兽兵奸淫掳掠、杀人如麻的滔天罪行;它写了大小汉奸如何认贼作父、欺压同胞、出卖灵魂的丑恶面目;它写了各路土匪、山贼灭绝人性、无恶不作的种种劣迹;它还以大量篇幅描写了战争的浩大场面,写了阵地战、游击战、山头战、平原战、攻城战等各种大小战役,把一幅幅战争奇观呈现在读者面前。
- 完结薛刚反唐(张振佐版)完结至第100集
- 唐朝中宗年间,朝政清明,国泰民安。皇上传旨:正月十五放花灯与民同乐。太子无德戏弄民女,正巧被薛家将的薛刚撞见,薛刚踢死太子,惊崩圣驾,武则天(中宗之母)下令,抄斩薛家365口,随即篡夺了皇位,改国号大周。武则天成为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薛刚脱逃大难,保卢陵王李显(武则天次子)到西凉借兵,要灭周兴唐。薛刚屯兵九焰山与周国兵马针锋相对的较量。武则天九打九焰山,她的御儿干殿下大将白文豹号称天下第一,薛刚之子薛魁出身将门,师从名家,武艺盖世;白文豹斗薛魁,引出了金锤碰银锤,场面惊彩,令人叫绝。最后薛刚率兵出湖北、取洛阳、进长安,活捉武则天。全书共100讲:由张振佐演播
- 完结康熙私访完结至第42集
- 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第二代皇帝。顺治十一年(1654年)生于景仁宫,为表世祖顺治帝第三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即位,时年八岁,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共辅政,年号康熙。康熙六年(1667年)亲政。八年,年仅十六岁的康熙暗结内大臣索额图等人智捕鳌拜,夺回大权。亲政后,宣布永停圈地,准许壮丁出旗为民,又奖励垦荒,益钱免粮,任用靳辅,陈潢治理黄河,规定额外添丁,永不加赋;设立南书房掌票拟谕旨,加强皇权;又平定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长达八的三藩之乱,派兵攻入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巩固了国家统一;又巡行东北,两次发起雅克萨反击战,沉重打击沙俄势力侵略,派索额图、佟国纲赴尼布楚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行前确定黑龙江流域的广大领土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弃之于俄罗斯的原则,签定《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发展。他一生苦研儒学,表倡程朱理学、开博学鸿儒科,设馆纂修《明史》,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同时,屡兴文字狱,残酷镇压反清思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死于畅春园,葬于清东陵之景陵。享年六十九岁,在位六十一年,庙号清圣祖。康熙皇帝在清朝十二帝(包括入关前的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中子女最多,子35人、女20人,共计5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