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三国演义开心茶馆版完结至第37集
-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其中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 完结陆平完结至第1集
- 敌后尖刀——陆平陆平(1914-2002),原名刘志贤,吉林长春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队部组织部部长,中共晋察冀分局青年工作委员会书记,中共冀察热辽区党委秘书长,晋察冀平西地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平北地委副书记、书记兼军分区政治委员。曾是一二·九运动学生领袖的陆平一直渴望到抗日前线去,1940年,机会来了。这一年是平西抗日根据地最艰苦的一年,日伪不仅对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还频繁扫荡。陆平是打游击、反扫荡的一把好手,春节前后,他穿着八路军军装,来到太行山区武乡县前王家峪村,进驻北方局。这一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九周年纪念日。陆平准备在河东村办个纪念活动,忽然有人报告,发现日伪扫荡部队已接近村子,得赶快转移。陆平和警卫员等6人,赶紧向村后的山上撤退。路上,他们遭遇小股伪军,且战且退,天色暗下来了,伪军怕中埋伏,不敢上山追击。陆平等人顺利转移。这样命悬一线的危险经常发生。1940年10月,日伪军又发起大扫荡,整个平西地委机关都要转移。陆平带着将近10个人到昌宛一带去。一天,他们刚刚住下,就被敌人包围。当时,日军有100多人,还有大量伪军。在躲避日伪军搜捕时,陆平以及3位警卫员和同伴们走散了。敌人紧紧追踪陆平。陆平他们发现有一块平整的大石头,下边空着,被杂草遮蔽。他们赶紧藏在石下,子弹上膛,绝对不能让鬼子抓活的。陆平他们每个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敌人追上来了,他们站在石头上高喊着:抓陆平,要活的。四下搜索未果,敌人只好撤退,他们万万没想到,其实陆平就藏在他们身边。这样的扫荡,一年要有好几次。日伪军扫荡时,肆意屠杀抗日根据地军民,还劫掠老百姓的粮食。由于当地山地多、群众少、队伍多,粮食本来就不够吃,陆平等八路军战士和当地百姓一样,经常几天都见不到一粒粮食,只能以野菜、黑豆充饥。饥饿没有动摇陆平的信念,他不断鼓舞着军民的抗日热情。1941年8月,日军调集5个师团、6个混成旅和一部分伪军,共10万余人,在空军配合下,采取分区扫荡,逐个歼灭的方针和梳篦式清剿,分进合击的战法,分13路向晋察冀边区的北岳和平西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一举摧毁晋察冀军区所在地,消灭八路军主力部队。陆平等与平西军民奋起反抗,当年10月,秋季反扫荡斗争取得胜利,两个月里进行了大小战斗814次,共消灭日伪军7400人,俘600余人。反扫荡胜利后,陆平等回到平西地委所在的计鹿村。环顾遍地焦土,陆平等陷入沉思,该如何应对敌人频繁的扫荡和经济封锁。陆平等负责人决定召开平西地委扩大会议,总结反扫荡的经验教训。当年11月初,计鹿会议召开,百余名同志群策群力,一致同意陆平的到敌后去的建议,开展游击战,打破日军封锁。会议决定把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干部分成三路到敌后去。一路是北平的咽喉要道昌宛,第二路是米粮川、蔚(县)涿(鹿)怀(来),第三路是房(山)涞(水)涿(县)平原。当时昌宛地区情况复杂,敌人还在斋堂修了三个炮楼,危险性很大。而且群众基础也不太好。陆平主动要求把危险地区留给自己,把稍好一点的地区让给别人。计鹿会议之后,平西的形势发生根本的转变。敌后武工队、锄奸队活跃在敌占区,三路进军,就像三把尖刀直插敌人身后,一下子打乱了敌人的部署和经济封锁。不到三个月时间,运入根据地的粮食就有15万公斤。经过一年多艰苦奋战,陆平领导下的昌宛地区得到巩固,老百姓衷心拥护共产党,八路军在平西牢牢地站稳了脚跟。
- 完结红岩完结至第49集
- 《红岩》是著名作家车承友以罗广斌、杨益言为笔名创作的长篇小说。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渣滓洞中,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前,敌人却是一筹莫展,一败涂地。1948年,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处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为了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许云峰命甫志高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甫志高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一天,区委书记江姐要去华蓥山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姐送行,江姐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姐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华蓥山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见到纵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后,她忍住悲痛,坚决要求到丈夫生前战斗的地方工作。甫志高又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郑克昌的青年入店工作,许云峰知道情况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郑克昌行迹可疑,便让甫志高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甫志高却根本不听劝告,反认为许云峰嫉妒自己的工作成绩,结果被捕并成了可耻的叛徒。由于他的告密,许云峰、成岗、余新江和刘思扬等人很快相继被捕。特务头子徐鹏飞得意忘形,妄图借此将重庆地下党一网打尽。然而,他使尽各种伎俩,都没能从许云峰等人身上得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疯狂地折磨政治犯。他们给犯人食用霉烂的食物,而且在炎热的夏天限制饮水数量,妄图用炎热、蚊虫、饥饿和干渴动摇革命者的意志。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狱中难友趁放风时在墙角挖出一眼泉水,在保护泉水的斗争中,龙光华英勇牺牲,全狱难友绝食抗议敌人的暴行,敌人不得不妥协让步。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江姐不幸被捕,关押在渣滓洞里。在狱中,她受尽了折磨,凶残的敌人把竹签钉进了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秋去冬来,转眼到了年底。全国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当局在受到沉重打击后开始放出和谈空气。阴历年三十,渣滓洞全体难友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联欢会。更令人高兴的是,地下党派人与他们取得了联系。敌人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共产党员刘思扬是其中之一。在他被送回刘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人潜入刘家,说他受区委书记李敬原的委派,前来了解刘思扬在狱中的表现,并要他详细汇报狱中地下党的情况。正当刘思扬对此人怀疑时,李敬原派人送来情报,揭穿了这个伪装特务郑克昌的真面目。刘思扬来不及转移,又被抓起来关进另一所监狱白公馆。郑克昌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高邦晋打入渣滓洞,他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暴动。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华子良与狱中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同时,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当解放军攻入四川,即将解放重庆的时候,徐鹏飞等狗急跳墙,提前秘密杀害了许云峰、江姐、成岗等人。就在许云峰等人被害的当天晚上,渣滓洞和白公馆同时举行了暴动。刘思扬等一些同志牺牲了,但更多的同志终于冲出了魔窟,伴随着解放军隆隆的炮声,去迎接黎明时分灿烂的曙光!罗广斌(1924--1967年),四川成都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学运工作,并利用其家庭关系进行统战和策反工作。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先后囚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狱中坚持斗争,拒绝其兄罗广文(蒋介石嫡系,国民党第15兵团司令)的保释,宁愿坐牢,也不写悔过书,和难友一起秘密制作五星红旗,迎接解放。1949年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解放后历任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市统战部长、市文联作协会员等职,积极从事宣传烈士革命事迹的工作,是《红岩》小说主创人之一。1967年被诬为叛徒,迫害致死。杨益言(1925-),四川武胜县人。1940年在同济大学读书,后因在上海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1948年8月被捕,囚禁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重庆解放前夕被营救出狱。解放后在重庆市委工作,先后任科长、办公室主任、常委等职。196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为四川省重庆文联专业作家。1979年出席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1980年曾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副主席。
- 完结剑山蓬莱岛完结至第149集
- 长篇传统评书《蓬莱剑侠》说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顺治皇帝传位于康熙。康熙的二哥富宝臣被封为英王,他心中不满,施巧计谋离开北京,想到四川投靠朋友,以观朝庭动静。途中遭到抢劫,财物全部丢失。英王的侧福晋又近临产,英王只好隐姓埋名借宿在段家庄,与庄主段洪亮、段洪亮的好友贺守杰结为生死之交。酒席宴上他吐露实情,贺守杰劝英王到自己的小蓬莱开矿隐居。英王随贺守杰来到蓬莱之后,武林之中的败类华图、万俟羽修等人潜入蓬莱利用英王反抗朝庭。英王一步一步陷入其中,终于利用蓬莱岛的地势招兵买马要与康熙争夺天下。四川巡抚赵家林立即上奏折本禀明康熙皇帝,折本中还奏明四川全省三年大涝、颗粒不收,许多百姓因饿而死,请朝庭开仓放粮。康熙皇帝与神力王商议之后,传下圣旨,命礼部侍郎年羹尧为奉旨钦差到四川开仓放粮,查办剑山蓬莱岛。此时英王为搜罗人才,强逼告老还乡的长安总兵胜裕入山为元帅,并扣下胜裕的长子和徒弟为人质,与英王结为生死之交的兄弟段洪亮这才知道英王早有叛逆之心。段洪亮与天险庄的胜裕、还有赵家庄的文雅先生赵环三庄联合抗击蓬莱,段家庄被英王兵将放火几乎烧尽。这时年羹尧带兵到达四川,以清初顺治皇帝亲封的四大名剑镇古侠董乾、碧目金睛佛姜达、八卦太极庶士张鸣钧、珍珠佛董瑞为首的几十位老前辈带领亚然和尚、武侠秋田、西方侠于成、镇东侠侯廷、童林以及一门弟子,团结一致,终于打下蓬莱,并乘胜追击,把武林中的败类绳之以法,稳定了大清江山。本书精彩的章回有:谭桂林火烧段家庄,胜陶然头打蓬莱岛;老剑客北京下书信,小昆虫长街劫凤歧;出京都二小诈蓬莱,菩堤寺金锁换玉莲;金莲花逼死两公主,镇古侠夜走十三险,年羹尧水战白龙江,童海川招亲于家庄;苗吉庆三挡富宝臣,中奸计火焚万花庄,年羹尧兵败岐山县,古道爷夜探藏峰岛;于秀娘扬威白龙江,持正义倒反银龙川;柳飞熊镇擂谢家滩,年钦差冲出藏峰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