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王亢完结至第1集
- 善打伏击的王亢团长1940年9月11日,密云、丰宁、滦平的4000多名日伪军步兵、骑兵配合,对平北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发动了78天的大扫荡,妄图消灭、驱逐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摧毁新生的抗日政权。11月28日,在丰滦密军民的打击下,日伪军的扫荡最终失败,只得分头撤兵。10团1营营长王亢得到下营村民兵的密报,驻扎在下营村的日军铃木大队哲田中队准备从白马河川撤往密云。于是,王亢决定在冯家峪村南边一里地的南湾子伏击这股日军。王亢把1连埋伏在河湾西岸的小山北侧,负责卡住敌人的退路;3连埋伏在河东的沟口,负责拦腰截击敌人;而他自己则站在河湾南边峭壁上一颗松树下指挥战斗。12月15日清晨,哲田中队进入伏击圈,王亢举起手枪,砰的一枪把一个骑马的军官击落马下。枪声就是命令,战士们一齐开火。哲田中队都是老鬼子,战斗力很强。经过短暂的慌乱,日军散开队形,伏在河边堤坝下、大石头后边进行顽抗。一队日军还向河西的小山发起了两次冲锋,结果被1连战士击退。从河东沟口冲击的3连,受到日军重机枪火力封锁,前进受阻。1连连长鲁智华见此情形,冒着弹雨滚下山坡,猛然跃起抓住滚烫的重机枪枪管,踢倒机枪射手,自己也中弹牺牲了。下午4点,增援的日军赶来,王亢下令部队撤出战斗。冯家峪战斗击毙哲田中队长以下90多名日军,开创平北抗日根据地消灭日军新纪录。但王亢在胜利面前却高兴不起来。这一仗,1连连长鲁智华、指导员冯汝霖、3连连长刘若海等67名指战员牺牲。战友的鲜血和生命使王亢陷入深深的思考。经过几天的认真总结,王亢向10团团长白乙化做了汇报,总结了三条伏击战经验:第一,伏击敌人时,战斗命令以暗号为好。如以枪声为命令,等于先向敌人报警,敌人会过快地占领有利地形。第二,伏击阵地尽可能靠近敌人,各分队要分段包干射击目标。第三,予敌以严重杀伤后,再收缴武器,避免无畏牺牲。1941年2月4日,10团团长白乙化在密云马营西山战斗中不幸牺牲。不久,王亢接过白乙化的旗帜,就任10团团长。4月中旬的一天,王亢团长获悉驻下营村的21名日军将沿着白马河川开往冯家峪村,他决定在东西白莲峪沟口——一条两山夹一谷的险要之地设伏,好好实践一次他总结的伏击战经验。他命令1连的两个排埋伏在沟两则的山上,尽量靠近道路,另一个排埋伏在山脚下的拐弯处,2连埋伏在路东的台地上,3连为预备队,而他自己隐蔽在路东的一个小山上指挥10点左右,日军进入伏击圈。王亢团长把鸣枪为号改为旗语指挥,机枪射手按照事前的布置分段扫射,步枪射手几个人共同瞄准一个日军,分工包干。两分钟内,21名鬼子还来不及散开就被全歼,而10团无一人伤亡。胜仗后看到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伏击战中学习打伏击,这就是王亢团长指挥艺术不断提高的秘密。
- 完结秋雨评书_水浒人物之林冲完结至第28集
- 《秋雨评书_水浒人物之林冲》本评书讲述了林冲被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火烧草料场,由柴进荐上梁山等一系列动人心魄,让人深思的故事。
- 完结水浒传·经典评书升级版完结至第180集
- 重磅新品上线,欢迎订阅收听!!!限时免费——30个知名企业盛极而衰的故事,中国式企业失败启示录当代商业大败局戳我直达限时免费——沉浸式悬疑剧场,带你在线破案↓↓↓神探狄仁杰|揭秘古代刑侦档案|大案纪实戳我直达全网收听量亿级
- 完结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完结至第1集
-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Shenzhou-Ⅶmannedspaceship)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中国首次进行出舱作业的飞船,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相关技术。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988毫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飞船于2008年9月28日17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20小时27分钟神舟七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舟七号飞船全长9.19米,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神七载人飞船重达12吨。长征2F运载火箭和逃逸塔组合体整体高达58.3米。
- 完结冯运修完结至第1集
- 冯运修:19岁书生闹市毙汉奸人物档案冯运修(1921-1940),天津中日中学学生,1937年加入抗日锄奸团;1938年6月,参加火烧天津最大的百货公司——中原公司行动。1940年,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后刺杀汉奸吴菊痴,于8月8日牺牲,未能入学。老北京的胡同里总是充满着故事,尤其是抗日战争年代,无数仁人志士大隐于纵横交错的小巷子里,用勇气和智慧书写着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5月20日午后,长长的西四北四条胡同里,行人稀少,两侧修葺一新的房子早已和那个年代没有了关联,但历史的故事仍在。75年前,年仅19岁的冯运修便住在这里,身为汉奸齐燮元的外甥,冯运修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加入抗日锄奸团,闹市里单枪匹马枪毙一名汉奸,却也因此把生命凝结在了19岁这个美好年华。大汉奸外甥的另一种身份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开始了全民抗战,广大的爱国青年不甘心做亡国奴,以各种方式进行抗日活动。这其中便有一支由青年学生组成的秘密地下抗日锄奸组织——北平抗日锄奸团。时年16岁的冯运修,便是其中一员。根据同是锄奸团成员,如今93岁高龄的叶于良回忆,当时的冯运修矮而且瘦,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个枪手。冯运修还是当时大汉奸齐燮元的外甥,齐燮元曾出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治安部总长,后来又出任伪绥靖总署督办兼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成为了大汉奸。齐燮元外甥的身份,让冯运修能经常出入军营,练得一手好枪法。闹市街头一枪毙汉奸1940年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叶于良印象深刻。那天,日本人和伪政府在中山公园开庆功大会。叶于良和团里的成员李振英、冯运修等人打算刺杀到场主持日伪合作的汉奸巨头,目标是华北伪政权机关报《新民报》总编辑吴菊痴。叶于良回忆,当时,吴菊痴在台上吹捧日本皇军。散会了以后,吴菊痴坐着黄包车往南走,我们就跟着去了。叶于良记得,他们一直跟到石头胡同的同和轩饭庄。当天,评剧演员白玉霜在那儿宴请吴菊痴。我们就在门口等着,大概一个钟头,吴菊痴从里面出来,还是坐黄包车。到新华门外,正赶上有一个出殡的队伍,吹吹打打的,声音挺响。叶于良说,他们看看周围没人注意,猛蹬几步,接近黄包车。冯运修对着吴菊痴的太阳穴连开两枪,当时就死了。被捕前不忘保护抗团材料刺杀吴菊痴的行动,给北平日伪当局震动很大。1940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直接调动伪满洲国警察进入北平,对抗团成员开始大逮捕。1940年8月7日凌晨,日本宪兵队包围了冯运修在受壁胡同(今西四北四条胡同)甲12号的住所。警觉的冯运修发觉情况异样,立即将他保管的抗团材料、文件,拿到厨房焚毁。日伪军警破门而入,将他的父亲冯愰、弟弟等人捕获后,随即发现了藏在厨房里的冯运修,喊话叫他投降。冯运修不予理睬,继续烧文件。日伪军警发觉后,冲向厨房。冯运修开枪还击。日伪特务知道其枪法准,不敢上前,纷纷爬上院墙,一边劝降,一边射击。冯运修奋力还击。在日伪军警的枪声中,冯运修的枪声渐渐停止了。为了获取口供,日伪警察将冯运修送到南边不远的中央医院。此时的冯运修伤情剧烈、气息奄奄,已经不能说话了。1940年8月8日夜,冯运修牺牲在中央医院。冯运修(1921—1940)天津中日中学学生。1937年加入抗日杀奸团。他利用伪绥靖总署督办兼伪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外甥的身份,1940年成功除掉伪新民会机关报《新民报》编辑局局长、汉奸吴菊痴。同年8月8日,在北平西四受壁胡同和日伪宪兵的枪战中受重伤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