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三国演义(300回版)完结至第300集
- 连丽如是我们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1961年九月,年仅18岁的连丽如在天桥书馆登台演出了长篇评书《三国演义》并一炮打响,成为北京的第一个女评书演员,也是我国第一个说《三国演义》的女演员。之后在她的一生中一直在不断完善《三国演义》,直至19998年连丽如赴马来西亚五大城市演出《三国演义》又一次引起巨大轰动。连丽如以她连派的独特风格诠释出了三国那段惊心动魄的画面,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献帝刘协昏庸无能,西凉刺史董卓执掌朝纲,为所欲为。本书从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说起,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所杀。由此引出: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刘备三顾茅庐;关羽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等等流传极广的篇章。此后,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而三国争战层层展开。
- 完结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转战陕北完结至第10集
- 《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转战陕北》是一幅以大景山水为主的革命历史画。它以磅礴的气势,以崇山峻岭的雄伟气魄为烘托,将毛主席置于巍峨...人物虽小,但形神兼备,十分突出,真实地再现了毛主席胸中自有雄兵百万,指挥若定的泰然气派和伟人的风采,热情地赞颂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中国革命事业所作出的丰功伟绩。
- 完结南海豪侠黄飞鸿完结至第46集
- 黄飞鸿(1847年7月9日—1924年12月),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原籍南海西樵禄舟村,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七月初九生于佛山,他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趁孙中山北伐,在广州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与其继室莫桂兰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和他唯一的照片亦毁于战火。黄飞鸿经不起沉重打击,因而忧郁成疾,是年12月不治去世,终年78岁。黄飞鸿身后萧条,贫无以殓,幸弟子邓秀琼为他料理后事,葬于白云山麓。1847年农历七月初九出生于广东佛山镇。1853年从其父黄麒英习武。1859年随父在佛山、广州、顺德一带卖武,其间以四象标龙棍胜武师郑大雄左手钓鱼棍法,得少年英雄之名。1860年在佛山豆豉巷卖武时遇铁桥三高徒林福成,在佛山随林福成学艺近两年,学成铁线拳和飞铊等绝技。1863年移居广州,铜、铁行工人集资为其设武馆于第七甫水脚,飞鸿结束卖武生涯。1865年广州三栏行(果栏、菜栏、鱼栏)中人聘为行中武术教练。1866年在西樵官山墟一当铺夜宿时遇贼人打劫,飞鸿一人击退数十人,在当地一时传为佳话,随后应邀到在石龙乡授徒。1867年一洋人携如牛犊大的狼狗在香港设擂向华人邀斗,黄飞鸿不甘华人受辱,赴港以猴形拐脚击毙恶犬,自此扬名香江。1868年香港水坑口大笪地小贩彭玉摊挡被一恶棍强占打伤,黄飞鸿路见不平相助,被对方同伙数十人持械围攻,被黄飞鸿击败。约1868年另设馆于广州西关廻澜桥附近教徒授艺兼医刀伤跌打,三栏教席由梁宽代替。1869年在佛山平政桥斗蟀场为卢九叔任护草(现场保镖)时,黄飞鸿严惩歹徒,在佛山名噪一时。1871年娶妻罗氏,婚后三月罗氏病卒。1873年受聘广州水师武术教练,并考取广州将军衙门靖汛大旗手一职。1882年记名提督吴全美聘飞鸿为军中技击教练,停办廻澜桥所设武馆。1886年其父麒英染疾卒。月余后,吴全美去世,飞鸿辞去军中技击教练职务,在广州仁安街设跌打医馆宝芝林。1888年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赏识黄飞鸿武艺高强、医术精通,聘为军医官和福字军技击总教练,向其赠医艺精通木匾。1894年刘永福率领军队赴台湾抗击日本侵略军,飞鸿随刘率九营福字军抵台,驻守台南。1895年6月刘永福护台失利,飞鸿离台返粤,自此仅行医不授武,宝芝林前榜:武艺功夫,难以传授;千金不传,求师莫问。约1896年续娶马氏为妻,生二女、二子(汉林、汉森),不久马氏病卒。约1902年续纳岑氏为妻,生二子(汉枢、汉熙),不久岑氏病卒。1911年8月应刘永福邀聘,任广东民团总教练。1912年鱼栏伙记马如灿(卖鱼灿)遭歹徒勒索被殴,飞鸿见义勇为严惩歹徒,义救卖鱼灿一事在羊城广为传颂。1915年续莫桂兰为妾。1918年在广州十八甫福安街梁氏蟀猎场任守。1919年精通武术的次子黄汉森遭妒,往广西梧州渡任护勇时被鬼眼梁暗算惨死。受此打击,飞鸿不再向其他儿子传授武技。1919年4月9日在广州海珠戏院广东省精武会成立大会上表演飞铊。1924年8月广州国民镇压商团暴乱,西关一带房屋被毁,仁安街宝芝林受累被焚,资财付于一炬,其长子汉林又告失业,因而忧郁成疾。次年农历三月廿五日,病逝于广州城西方便医院。其父黄麒英乃晚清广东十虎之一(黄飞鸿并非广东十虎之一,广东十虎分别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飞鸿6岁从父习武,13岁随父鬻技街衢,尽得家传功夫。后遇铁桥三(即梁坤,广东十虎之一)之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稍后,黄飞鸿随父于广州乐善山房设馆授徒。黄麒英谢世,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一生中,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相传其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携黄飞鸿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遗技。1983年在香港去世。
- 完结肖田完结至第1集
- 未名湖畔的故事如果你曾漫步北京大学燕园,是否还记得静静的未名湖,和湖中倒映的博雅塔?如果你曾在未名湖畔流连忘返,是否留意过西岸的钟楼,和钟楼近旁一个低矮的水泥小屋?如果你曾注意未名湖西南有一座四合院,是否知道院落的名字,和院中发生的故事?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在日军的分割包围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华北纷纷创建并发展,然而,抗日所需的医药和通讯器材却十分匮乏。得知这一消息后,中共北平地下党员燕京大学机器房技师肖田,决心秘密为抗日根据地筹集物资。沦陷时期的北平,筹集一般器材还容易些,最难弄的是电讯器材,特别是收发报机,市场严禁出售。1940年春,经党组织研究,建议由肖田向燕京大学英籍教授林迈可求助。同情和支持中国抗战的林迈可,很快以物理实验室的名义,从国外采购到一批收发报机的零部件。为了躲避日本宪兵的搜查和干扰,收发报机的组装工作地点就设在林迈可的宿舍,燕京大学未名湖(今北京大学未名湖)西南,一座名为临湖轩的四合院的西房。林迈可负责线路设计,肖田和燕京大学英籍教授班威廉负责焊接组装。1940年7月,当收发报机组装完毕,正待运往平西抗日根据地时,根据地派来的同志却被捕了。肖田迅速把组装好的器材藏在博雅塔下的地下室和污水井中,逃过了日本宪兵的搜查。此时,如何与平西抗日根据地取得联系,尽快将物资送出去成了棘手的问题。正当焦急万分之时,党组织派来新的联系人陈洁,指示肖田创建新的交通站,运送抗日物资。为了尽快建立交通站,肖田化装成商人,混过几道日军卡哨,进入妙峰山,与平西游击队长张清华取得联系。很快,燕京大学交通站建立了,成员有伊之、赵富春等。交通员伊之是个刚参加革命不久的知识分子。专管赶车运物资的赵富春是个地地道道的朴实农民,麻子脸,小个头,人称赵麻子。当肖田把要运送的器材准备好,赵富春就甩着大鞭子,赶着一辆拉粪干的大车,和伊之赶到燕京大学。他们把收发报机、空气电池和各种物资装在大粪车的特制夹层里,覆盖好后,再装上臭烘烘的大粪干。准备妥当后,赵富春朝车辕上一坐,一甩大鞭就出发了,肖田和伊之远远地跟在后面,以防出现不测。赵富春非常沉着,越临近日军的岗楼,越潇洒自如,鞭子甩得山响,还悠闲地唱着小曲儿。到岗楼卡子门前,站岗的日本宪兵围上来,他仰起麻子脸,眯眼一笑:太君,粪干大大的,种菜的给太君米西米西的有!日本宪兵一闻臭气扑鼻,把鼻子一捂:开路开路的!于是,一声清脆的鞭响,大车平平安安地进了山。就这样,肖田和交通站同志们时而用粪车,时而用汽车,时而用摩托车,时而用自行车,将一批批收发报机、内燃发电机、机油、医疗器械、药品等紧缺物资,运送到抗日根据地。这些物资被及时分送到抗日前线的指战员、战地医生和伤病员手中,化成了一股股团结抗日的暖流。
- 完结薛家将完结至第130集
- 薛家将,就是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家将小说。著名的有《薛仁贵征东全传》、《说唐后传》、《说唐三传》、《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征西》、《薛刚反唐》、《薛雷扫北》等。唐朝贞观年间,平辽王薛仁贵奉旨进京陪王伴驾,不想遭皇叔李道宗陷害,三赴法场,险丧性命,虽最终平冤昭雪,但已心灰意冷,回家后诈死埋名,决心再不为官。时恰逢西凉六国进犯大唐,唐王李世民决心御驾亲征,平定西凉。为求贤才,军师徐茂公用计骗出薛仁贵,使其担当了征西大元帅。征西路上凶险无数,困旌重重,多员战将血洒战阵,众多豪杰拼死疆场,薛家将三代尽忠烈,众英雄浴血破西凉,这才换得贞观盛世得以太平,大唐天子凯歌还朝。唐高宗年间,薛丁山三儿子薛刚长大成人,学成肄业,误打误撞,踢死太子、惊崩圣驾。武则天逆天称帝,活埋薛家300多口,只留下了樊梨花、薛刚、薛强兄弟。薛刚为报国仇家恨,西凉借兵,薛葵、薛蛟二小将出世,后辅佐中宗李显废武立唐,终报国仇家恨。
- 完结王亢完结至第1集
- 善打伏击的王亢团长1940年9月11日,密云、丰宁、滦平的4000多名日伪军步兵、骑兵配合,对平北丰(宁)滦(平)密(云)抗日根据地发动了78天的大扫荡,妄图消灭、驱逐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第10团,摧毁新生的抗日政权。11月28日,在丰滦密军民的打击下,日伪军的扫荡最终失败,只得分头撤兵。10团1营营长王亢得到下营村民兵的密报,驻扎在下营村的日军铃木大队哲田中队准备从白马河川撤往密云。于是,王亢决定在冯家峪村南边一里地的南湾子伏击这股日军。王亢把1连埋伏在河湾西岸的小山北侧,负责卡住敌人的退路;3连埋伏在河东的沟口,负责拦腰截击敌人;而他自己则站在河湾南边峭壁上一颗松树下指挥战斗。12月15日清晨,哲田中队进入伏击圈,王亢举起手枪,砰的一枪把一个骑马的军官击落马下。枪声就是命令,战士们一齐开火。哲田中队都是老鬼子,战斗力很强。经过短暂的慌乱,日军散开队形,伏在河边堤坝下、大石头后边进行顽抗。一队日军还向河西的小山发起了两次冲锋,结果被1连战士击退。从河东沟口冲击的3连,受到日军重机枪火力封锁,前进受阻。1连连长鲁智华见此情形,冒着弹雨滚下山坡,猛然跃起抓住滚烫的重机枪枪管,踢倒机枪射手,自己也中弹牺牲了。下午4点,增援的日军赶来,王亢下令部队撤出战斗。冯家峪战斗击毙哲田中队长以下90多名日军,开创平北抗日根据地消灭日军新纪录。但王亢在胜利面前却高兴不起来。这一仗,1连连长鲁智华、指导员冯汝霖、3连连长刘若海等67名指战员牺牲。战友的鲜血和生命使王亢陷入深深的思考。经过几天的认真总结,王亢向10团团长白乙化做了汇报,总结了三条伏击战经验:第一,伏击敌人时,战斗命令以暗号为好。如以枪声为命令,等于先向敌人报警,敌人会过快地占领有利地形。第二,伏击阵地尽可能靠近敌人,各分队要分段包干射击目标。第三,予敌以严重杀伤后,再收缴武器,避免无畏牺牲。1941年2月4日,10团团长白乙化在密云马营西山战斗中不幸牺牲。不久,王亢接过白乙化的旗帜,就任10团团长。4月中旬的一天,王亢团长获悉驻下营村的21名日军将沿着白马河川开往冯家峪村,他决定在东西白莲峪沟口——一条两山夹一谷的险要之地设伏,好好实践一次他总结的伏击战经验。他命令1连的两个排埋伏在沟两则的山上,尽量靠近道路,另一个排埋伏在山脚下的拐弯处,2连埋伏在路东的台地上,3连为预备队,而他自己隐蔽在路东的一个小山上指挥10点左右,日军进入伏击圈。王亢团长把鸣枪为号改为旗语指挥,机枪射手按照事前的布置分段扫射,步枪射手几个人共同瞄准一个日军,分工包干。两分钟内,21名鬼子还来不及散开就被全歼,而10团无一人伤亡。胜仗后看到问题,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伏击战中学习打伏击,这就是王亢团长指挥艺术不断提高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