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永庆升平前传完结至第100集
- 《永庆升平前传》评书演员王传林先生的力作永庆升平主要讲的是康熙圣主微服私访兴顺镖店,胡忠孝马梦太马成龙救驾出世,伊里布查办黄河,英雄义士顾焕章、李庆龙、金眼雕邱成等帮助钦差大人攻打天地会八卦教,捉拿匪首吴联,为民除害,攻打剪子域康熙爷览奏私行,胡忠孝异乡受困,病二郎镖店遇友王河龙救驾拿贼,马成龙穷困投母舅,柳金铎大义赠多金,山东马大闹苏州街,活阎罗气走马家寨,郭广瑞店内施仁,行恶自遭恶报,欺人反被人欺,五英雄救驾兴顺店,四霸天大闹广庆园,马梦太帮助义弟,顾焕章气走天涯,义士订盟分南北英雄访友走西东,顾焕章广庆园见驾,马成龙提督衙封官,姚直正泄机小耗神,马梦太误走连三庄,胡忠孝大战剪子峪,张广泰醉入勾栏院,韩红玉俊目识英雄,张广泰奉旨归家祭祖,胡忠孝离任送妹联姻,钦差愿舍命尽忠,龙王梦指拿六寇等等...评书《永庆升平》鲜明地表现出歌颂清王朝太平盛世、抨击农民起义的思想观点。是为一部短打书与袍带书相结合的长篇说部,情节引人,穿插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典型,故而具有很强的叫座力...
- 完结王玥波评书之薛礼征东完结至第56集
- 本部评书《薛礼征东》由著名评书演员王玥波播讲,本书为我们讲述了薛礼薛仁贵为李世民效力,收复辽东、一统天下,并且三次出兵讨伐高丽大获全胜的故事。
- 完结刘兰芳_杨家将全传(109回)完结至第109集
- 全书从杨七郎打擂开始,到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结束。中间有金沙滩、李陵碑、下边关、智断潘杨案、兵困黄土坡、大战韩昌、金殿验人头、白马告状、孟良盗发、穆柯寨、三请穆桂英、大破鬼魂镇等热闹故事。
- 完结东周列国(上)完结至第115集
- 周朝是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从周文王演易经八卦,姜太公垂钓渭水,武王伐纣灭商,历经近300年兴衰。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美人一笑亡周朝,进入了礼崩乐坏,风激荡的大时代。春秋时代开始了。春秋300年间,诸子迭起,百家争鸣,也正是这个沧桑巨变的年代,为后世奠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同时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奴隶社会成为过去。一个全新的时代将被托举出东方地平线。《东周列国·春秋篇》通过精心收集考证,复原了两千多年来广为流传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典故及成语故事,如:千金一笑、唇亡齿寒、赵氏孤儿、一鸣惊人、卧薪尝胆、孔夫子高山仰止、伍子胥过昭关等——让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同时,领略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根。中国的战国时代是世界人类史上最辉煌的一页,《东周列国·战国篇》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从三家分晋到秦始皇一统山河的二百多年中,诸子百家纵横捭阖、战国七雄逐鹿中原的浩瀚场面。《东周列国·战国篇》通过精心收集考证,复原了两千多年来流传的有关战国时期的典故。如孙庞斗智、商鞅变法、田单复国、苏张纵横、窃符救赵、吕氏春秋、荆轲刺秦等经典故事,让观众在回顾历史的同时领略中华民族古文化的深刻内涵和华夏文明的精神之根。曾有人预言:九十年代世界各国的政治局势将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又一模拟,因此《东周列国·战国篇》的推出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
- 完结曾国藩(精简版)完结至第60集
- 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适曾国藩因母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1854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万余人,会集湘潭,誓师出战。湘军初战,连败于岳州(今湖南岳阳)、靖港,曾国藩为此愤不欲生,投水自杀,被其左右救起。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诏署湖北巡抚。此后用兵更为谨慎。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期只以侍郎虚衔领兵。1855年初,进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军重创,退守南昌。1858年6月,曾国藩奉诏出办浙江军务。1860年清军江南大营彻底败溃后,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从此,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大权。次年9月,督其弟曾国荃攻陷安庆。11月,加太子少保衔,奉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旋向朝廷举荐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1862年,以安庆为大本营,命曾国荃部沿江东下,直逼天京;命左宗棠部自江西进攻浙江;命李鸿章部自上海进攻苏南,对太平天国实行战略包围。10月,湘军与李秀成等部数十万太平军在天京城外激战,持续围困天京。至1864年7月,终于攻破天京城池,完成对太平天国起义的镇压。朝廷褒功,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1865年5月,曾国藩奉命督办直隶(约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他驻营徐州,先后采取重点设防、凭河筑墙、查办民圩的方略,欲在黄河、淮河之间,运河以西,沙河、贾鲁河以东的区域歼灭捻军,因师久无功,次年冬清廷改派李鸿章接替,命其回两江总督本任。1867年,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6月,天津发生教案,奉命前往查办,屈从法国势力,处决、遣戍官民数十人,受到社会舆论谴责。9月,还任两江总督。曾国藩重视采用外国军火,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1861年,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后又试制小火轮船。1863年,造成黄鹄号轮船,并派容闳赴美国购买机器。1865年至1866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后为之积极筹措经费,派遣学童赴美留学,成为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曾国藩毕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