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李自成完结至第60集
- 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原名鸿基。称帝时以李继迁为太祖。世居陕西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一说家中非常富裕),曾为银川驿卒。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八年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日高。次年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十一年在潼关战败,仅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次年出山再起。十三年又在巴西鱼腹山(腹一作复)被困,以五十骑突围,进入河南。其时中原灾荒严重,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次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由于起义军领袖犯了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迫害吴三桂的家属。逼反吴三桂,满清贵族入关,联合进攻农民军。他迎战失利,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永昌二年(1645年)在湖北通山九宫山考察地形,李自成神秘消失,李自成余部降清后,又反叛满清,继续抗清斗争。
- 完结燕子李三传奇(20回)完结至第20集
- 燕子李三在民间传说中有两个:一个是河北涿州的老“燕子李三”,原名叫李景华,由于他有时把偷来的东西分给穷人一些,算是个义盗;一个是山东禹城的“燕子李三”,叫李圣武,老燕子李三,原名李鸿,字景华,1898年生于京东蓟县。幼时随叔父到沧州落户,艰苦度日。沧州习武之人众多,他也跟着学了点武艺。
- 完结龙图侠义_马岐完结至第200集
- 作者述:中国说书史早就有多部武侠书流传于世,我播讲的这部《龙图侠义》,就是咱们国家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一部武侠书。我们这行就有不下十代说这部《龙图侠义》的,从清道光年间到现在,很受群众欢迎。这部书中大部分包公安良除害的情节被改编成各个戏曲曲目,如《乌盆记》、《铡美案》、《遇后龙袍》、《铡判官》等。其侠义部分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情节成为刻画武侠书人物的楷模。鲁迅先生说,这是第一部武侠书。这部书的名字就有不下多少个:《龙图奇侠传》、《七侠五义》、《龙图公案》、《忠烈侠义传》、《三侠五义》、《龙图耳录》、《包公案》……我现在说书用的名字叫《龙图侠义》。对这部书鲁迅先生有详细的点评,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石玉昆(此书首创者)这部“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话本小说给予了积极评价,并认为该书“独于写草野豪杰,辄奕奕有神,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正接宋人话本正脉,固平民文学之历七百余年而再兴者也。”而今天我所播讲的这部《龙图侠义》是由清末石玉昆老先生口传心授代代相袭的评书,之后传到北京评书艺人王杰魁、金杰丽,又由金杰丽传给他的弟子赵阔波,再传给我的父亲马连登(赵是他的好友),最后传给了我。上几代的评书家们均有所发挥、丰富,历代相传,纯属“道儿活”(评书秘本)。较印本相比,无疑“道儿活”更为生动活泼,细致入微,趣味性、知识性更浓。这部书历来也受到观众好评。到我手里,不能辜负前辈艺术家的希望、教诲和指点,尤其这次录书处在世纪之交的新时期,又是在电台说书,如何继承前人精华把书说好呢?技巧我就不谈了,仅就几方面的创作和改动讲一讲我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