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中国历史上的大航海完结至第25集
- 在有中国人的时候,就有了中国人的航海。在所有具有开拓精神的时代,中国人都勇敢地驶向大海。是中国最先开创了海洋精神——那个时候海洋属于郑和时代。中国人是海洋上的勇者。在中国人的航海史这面镜子里有遗憾与惋惜,更有骄傲与荣耀;有哀叹与失望,更有豪情与辉煌……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航海事业已有数年历史。从公元15世纪开始,我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6世纪我国的船舰本身的性能素质及其驾驶技术和经验,亦不容忽视。为什么东方千年的航海传统突然达到辉煌的高峰、又突然结束?为什么当中国在海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之后,却又放弃?检讨我们的过去,检讨我们的海洋思维,积极面对未来,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本书告诉读者有关中国史上航海事业的发展,具体地论述和剖析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航海事业特点,科学地总结和评价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杰出成
- 完结正义之诉完结至第13集
- 触目惊心!1937年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340,000人;日军侵华期间,遗留中国的化学毒气弹2,000,000发;日军侵华时期强掳中国慰安妇200,000人;日军侵华期间掳掠中国劳工40,000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民众死亡270,000人;抗战八年,中国军民伤亡总人数35,000,000人。王选:咋们中国人自己打官司,自己的官司要自己打。苏向祥:我们认为,法的精神和本质同是解决中日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康健:气愤增加了我们的“反弹力”,激动增加了凝聚力。不管是正是反,跟日本的官司没完。汪东升: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是日本社会关于战争责任认识的“晴雨表”,也是承认还是否认侵略战争责任的试金石。尾山宏:尽管我们知道道路艰难,但是,我们要让家永先生的精神长存,我们要让日本政治家改变他们的历史观,我们要还给日本国民一个历史真相,我们要让战争受害人得到补偿
- 完结铁道游击队完结至第57集
- 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带领的铁道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他们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当地百姓称之为“飞虎队”。日本侵略军小林部队及其特务队长冈村视飞虎队为心腹之患,千方百计进行围剿。刘洪在战斗中负伤,得到寡妇芳林嫂精心照料,两人产生爱情。不久,日军前来偷袭,刘洪、李正指挥有方,大败冈村特务队。日军恼羞成怒,四处烧杀,肆意报复。被激怒的刘洪欲在微山湖上与日军正面对阵,幸亏李正赶来及时劝阻,飞虎队实力得以保存,但李正却因此负伤。飞虎队休整后,力量壮大,在与冈村特务队的激战中,全歼敌人。可是芳林嫂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却遭敌兵逮捕。不久,抗战胜利,李正伤愈归队,率队赴临城阻遏国民党军队北上,救出了芳林嫂,并迫使小林残部投降。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山东临城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活跃着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专门在交通线
- 完结清朝那些事儿完结至第47集
- 本书以时间为序,全方位地对清朝各个年代的政治、军事、制度、文化、艺术乃至礼仪、饮食文化等,作了全面详尽的解析,以正史为第一手材料,以小说的文本方式,详尽讲述了一个个短小却血脉清晰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又分门别类地堆积起每个君王时代的逸闻秘史,系统、完整,塑成了一个个君王清晰立体的帝王生涯轮廓。局部文本貌似戏说,却有铁的史实为依据、“靠山”。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无论宏大抑或卑琐,全都穿越时间的大幕而来,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深刻而不失生活况味,轻松又携带着史料的真实面具。于是,阅读在对冷漠森严的历史书卷想像中展开,却在极尽享受的故事体验的尽兴中结束——读本的价值无须赘述!清朝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有血腥,有文治武功,有丧权辱国,有板上钉钉的铁案,也有难求答案的谜雾。清朝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本书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讲述清朝历史,以精彩的故
- 完结DA师完结至第77集
- 该剧通过某军为应对世界军事挑战,提高打胜未来战争的能力,试验组建一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合成作战师为线索,围绕师长人选的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故事与矛盾冲突,集中反映了我军在科技强军、质量建军、培育高素质人才所做出的大胆探索与努力,说明“大经济..该剧通过某军为应对世界军事挑战,提高打胜未来战争的能力,试验组建一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合成作战师为线索,围绕师长人选的问题,展开一系列的故事与矛盾冲突,集中反映了我军在科技强军、质量建军、培育高素质人才所做出的大胆探索与努力,说明“大经济”与“大国防”的辨证关系,同时展示了一批朝气蓬勃、锐气毕现的新型军人风采,表现了我国大国国防意识及国防建设
- 完结八月桂花遍地开完结至第72集
- 本书以江淮地区抗日斗争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波澜起伏的战争画卷。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博弈双方的历史状况,透过两军对垒、兵戎相见的硝烟,正视两个民族、两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承的差异,力图使作品从对那场战争的种种概念化..本书以江淮地区抗日斗争为背景,展现了一幅波澜起伏的战争画卷。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博弈双方的历史状况,透过两军对垒、兵戎相见的硝烟,正视两个民族、两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承的差异,力图使作品从对那场战争的种种概念化和模式化的片面理解中脱颖而出。徐贵祥在这部作品中,写了沈轩辕这样一个奇异的主人翁:他既是我党地下工作的领导人物、又是临危授命的陆安州行政专员兼少将警备司令。为完成大计,他又以有学识有尊严的江南儒商身份和才干赢得日军松冈大佐的信任,担当起陆安州汉奸政权的市长。而沈轩辕暗中的助手、汉奸武装桃花坞自卫团头子方索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