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新中国剿匪秘史完结至第1409集
- 新中国成立之初,湖南、贵州、广东、广西等地土匪活动猖獗,他们残害人民群众和地方干部,破坏交通,给生产恢复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剿匪工作迫在眉睫。1950年2月,时任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在给中央汇报西南情况和今后的工作方针时指出:不剿灭土匪,一切均无从着手。从1950年到1953年,人民解放军先后抽调39个军140多个师150万人的兵力,共歼灭匪特武装240多万人,结束了中国“匪患久远、为害甚烈”的历史。这场艰苦卓绝的剿匪斗争,不仅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也创造了中国剿匪史上的一个奇迹。通过本作品您会收听到:军民联手擒拿匪首三擒乐安县家族土匪揭秘贵州地区剿匪真相收网“捕鱼”战术四川地区剿灭土匪纪实剿匪英雄——肖国宝重庆地区清剿残匪实录平息石柱土匪叛乱
- 完结永远的清华园完结至第30集
- 《永远的清华园》共30回,分三部分,其中收录了王元化、邓稼先、杨振宁等著名学者的回忆文章,从中可以感受到清华永远向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称自己的祖国为父母之邦,因为那是我们父母居住的地方;他们称清华园为父母之园,因为那是他们父母把盛年的岁月献给的地方。在清华园度过童年的清华子弟们从小耳濡目染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什么,过了大半个世纪以后,镌刻在记忆中的又是什么?你何不来亲自听一听?目录:王国维在清华园/重返清华园日记/父亲和我--忆先父马约翰先生/永在心头的温暖/墨香依旧--怀念先父张子高教授/天南地北坐春风--怀念先父梅贻琦校长/先父陈寅恪失明的过程/关于我的父亲--杨振声/清华--父亲/回忆父亲邓以蛰/毕生创新的赵元任先生/我父亲的音乐生活/父亲之风/父亲熊庆来先生的一些往事/父亲冯友兰先生收集的兵器/那青草覆盖的地方.....
- 完结上海的早晨完结至第139集
- 《上海的早晨》周而复这部庞大的四部曲小说,写的是建国初期上海资本主义工商业经历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构思执笔到完稿经历了27个春秋,庞大的结构、众多的人物显示了那一代作家驾驭大历史的雄心。周而复(1914~)现、当代作家。原名周祖式,笔名吴疑、荀寰等。原籍安徽旌德,生于南京。1933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后创作诗和小说,合编《文学丛报》和《小说家》月刊。1938年大学毕业后在延安、重庆等地作文艺和编辑工作。1946年任新华社特派员赴华北、东北等地采访。同年去香港,主编《北方文丛》、编辑《小说》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他的创作成就是在小说方面,反映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现实生活。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以充沛的激情刻画了白求恩大夫崇高的形象,生动感人。代表作《上海的早晨》(4部)以改造民族工商业者为题材,塑造了各具个性的资本家形象,规模宏大,构思严谨,在
- 完结智慧风暴完结至第44集
- 中关村是世界瞩目的“中国硅谷”,在这块土地上,无数中国智慧汇聚于此。当席卷全球的智慧风景撞击中国,职工遭遇下岗,最先起来迎战的就是中关村的科教知识分子,从他们投身产业的步伐中,我们听到了一个伟大民族从落后向复兴挝进的脚步声。他们的创举,昭示着一个划时代的大机遇就在我们身边。本书是第一部报告了中国当代新兴的先进社会生产力在中关村诞生和崛起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以智者的灵犀,扫描和透视了中关村的兴起,王选等一批科学家、教授和大学生们的创业历程,以及重新认识教育,上大学为什么这么难等牵系千家万户的热点问题。作者还用新颖的方法,在每一章都写了《同时代的消息与参考故事》,揭示了世界高科技发展的脉络以及中国的差距和潜力。本书更有点睛之作,即最后的《人生应有的三大知识平台及通识能力》,它有助于你解读世界,认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