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国史通鉴两晋南北朝篇完结至第16集
- 国史通鉴·两晋南北朝篇
- 完结百家讲坛—走近曹操完结至第5集
-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汉族,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中国东汉末年驰名的军事家、政体家和词人,三国朝代魏国的奠基人和重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孤道寡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终生征战,为通国快点统一,在北方宽泛屯田,兴建水利,对当是时的农耕生产复原有定然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攻破世族门户观点,克制豪门,所执政的地区社会经济获取复原和开放。另外,他还精于韬略,著《孙子略解》、《兵符接要》《孟德线装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粗通乐律,善作诗歌,抒发政体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涯,侠义悲凉。主讲人简介:于涛,中华书局《文史常识》编者部主任,副高学位。2006年问世《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该书讲述了汉末三国始的一系列历史问题,综合透彻,受观众群欢送。2010年6月其在《百家讲坛》主讲的系列剧目《走进曹操》将于中国教育遗产月作为尤其剧目播出。
- 完结苏东坡传完结至第44集
-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友人、一位大文豪、大书法家、翻新的画师、造酒尝试家、一位工事师、一位憎恶清转世灵童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道者佛转世灵童、巨儒政体家、一位帝王的秘书、酒仙、缺德的法官、一位在政体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位月夜徜徉者、一位词人、一位小丑。然而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副……苏东坡比中国其余的词人更存在多面性蠢才的丰盛感、变迁感熏风趣感,智能优异,手快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才能加之鸽子的温文。 晓得一私人,或不晓得一私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无关系。重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理解。归根结底,咱们只能晓得本人真公理解的人,咱们只能彻底理解咱们真正喜爱的人。我觉得我彻底晓得苏东坡,所以我理解他。我理解他,是所以我喜爱他。
- 完结我们的戎马生涯-清代疆臣回忆录完结至第29集
- 本书通过对清代著名的九位封疆大吏、名将人生的梳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将其戎马生涯,与官场打斗娓娓道来,是一部普及、通俗易于人明白的关于清代权柄与战争的历史读本。
- 完结百家讲坛-白居易完结至第7集
- 百家讲坛-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他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生地郑州新郑(今河南新郑县)。11岁起,因战乱颠沛流离五、六年。少年时读书刻苦。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十八年,与元稹同举书判拔萃科。二人订交。以后诗坛元白齐名。十九年春,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806),罢校书郎,撰《策林》75篇,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作《观刈麦》《长恨歌》《池上》。元和二年回朝任职,十一月授翰林学士,次年任左拾遗。四年,与元稹、李绅等倡导新乐府运动。五年,改京兆府户曹参军。他此时仍充翰林学士,草拟诏书,参与国政。他能不畏权贵近臣,直言上书论事。元和六年,他因母丧居家,服满,应诏回京任职。十年,因率先上书请急捕刺杀武元衡凶手,被贬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次年写下《琵琶行》。开始“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的诗渐多。元和十三年,改忠州刺史,十五年还京,累迁中书舍人。因朝中朋党倾轧,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放,先后为杭州、苏州刺史,颇得民心,杭州人为了纪念他还把靠西湖边的一面,命名为白堤。文宗大和元年(827),拜秘书监,明年转刑部侍郎,四年,定居洛阳。后历太子宾客、河南尹、太子少傅等职。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在洛阳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常与刘禹锡唱和,时称刘白。会昌四年,出资开凿龙门八节石滩以利舟民。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铭。
- 完结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完结至第21集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王安石留给后人的传世名句。然而,作为“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成员,王安石给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文学,更在于政治,在于改革,在于变法。作为北宋神宗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以主持“熙宁变法”闻名于世。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又戛然而止的大改革,将王安石这个名字与“变法”永远联系在了一起,也注定了他生前位极人臣,身后骂名滚滚的传奇命运。王安石生于公元1021年、卒于公元1086年,这位66岁的江西老人究竟是如何将传奇进行到底的?他的是非成败、千秋功罪,到底应该如何评说呢?北宋时代,封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日益丰富。与前朝相比,官宦士人的俸禄待遇非常优厚。士大夫们普遍追求高雅而又奢侈的生活方式。很多官员的家中不仅妻妾成群,还蓄养着不少的歌姬舞女。朝廷对于这种现象不仅不会干涉,事实上还鼓励有加。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当中,贵为一国宰相的王安石,却始终坚持一夫一妻,终其一生,他始终不离不弃,没有出妻纳妾。那么,王安石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种违背世俗常规的做法,到底说明了什么呢?自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以来,北宋王朝一直坚持重用文臣,抑制武将的政策。文职官员普遍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待遇。宰相身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国家元首皇帝最主要的助手,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首脑,他的薪酬待遇自然名列百官之首,无人可比。然而,王安石这个宰相却始终过着极为简朴甚至寒酸的生活,那种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生活跟他无缘也无关。那么,手握重权与重金的王安石为什么甘于清贫的生活呢?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走近王安石这个“唐宋八大家”中最为独特的传奇人物,揭开一段你不得不看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