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张庆升_明朝于谦 全114集完结至第144集
- 《张庆升_明朝于谦全114集》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代名臣,民族英雄。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祖籍考城(今民权县),故里在今民权县程庄乡于庄村。于谦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时离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迁至钱塘太平里,故史载于谦为浙江钱塘人。于谦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于谦少年立志,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十二岁时于谦即写下明志诗《石灰吟》。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为进士。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谋叛,于谦随宣宗朱瞻基亲征。授御史,后官至兵部侍郎。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举侵犯边疆,宦官王振建议英宗亲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京师震动。皇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将于谦擢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向南迁都避敌,于谦挺身而出,驳斥了各种投降主义的论调,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坚持保卫北京,继续抗敌。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明景帝。十月,也先挟持英宗破紫荆关威胁京师,于谦分遣诸将列阵九门迎敌,并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弟孛罗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请求议和,同意归还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宫,称上皇。当时闽浙有叶宗留、邓茂七起义,广东有黄肃养起义,湖广、广西、贵州等地均有少数民族反抗,都被于谦镇压。景泰八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景帝病重,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位后,石亨和曹吉祥等诬陷于谦制造不轨言论,要另立太子,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萧维祯审理案件,判定于谦犯谋逆罪,判处死刑。英宗以于谦对国家有功,不忍心杀他,徐有贞奏道:「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遂以「意欲」谋逆罪处死,其子于冕充军,发戍山西龙门,其妻张氏发戍山海关。《明史》载于谦「死之日,阴霾四合,天下冤之」,籍没时家无馀资。锦衣卫发现于谦的正屋大锁牢牢锁著,里面放著皇帝御赐的蟒衣、剑器,看了也忍不住落泪。成化年间,其子于冕获赦,上疏为父平反,明宪宗亲自审理,弘治二年(1489年),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肃愍”。葬于杭州西湖三台山麓,赐祠于其墓曰“旌功”。万历年间,明神宗改谥号「忠肃」。留有《于忠肃集》。后世尊于谦为民族英雄。
- 连载午夜诡话-一千个恐怖悬疑故事连载至第268集
- 一千个恐怖悬疑短篇故事,
- 完结风雅济南:济南文学地图完结至第56集
- 济南的文品风流都在济南街巷、山水、楼阁的风致中,走到一处寻常街巷,也许胡适曾经在这里寻访,途经一眼泉水,也许李清照曾经在这里惊起一滩鸥鹭。你踏过的石板路,也许曾经是文豪们谈笑着走过的地方,带着他们自信而矜持的才情。本书分“文学秘境”“吟一首诗”“名流故地”“大师游踪”“文艺地标”五个版块,以文学地图的方式将大家之于济南的文学佳话予以集中呈现,用新锐视角重新品读济南城。这些大家,既包括济南人熟知的地道济南籍文豪李清照、辛弃疾,也有客居于此的现代学者老舍、季羡林,既有来此游历留下千古佳句的杜甫、李白,又有来演讲以传播文明和思想的胡适、沈从文甚至泰戈尔。本书或探寻大师们的故里,或追忆他们的游踪和笔墨,或感念其时的人生际遇,或再现其令人兴奋的活动现场。本书以文学散步的心态,将品味城市历史与品读文化历史融于一体,让济南风貌的光彩与文人雅士的风流交相辉映,让读者领略古今济南的文化魅力。
- 完结特种兵学校之飞鱼小队第二季完结至第253集
- 更多精彩故事,欢迎来八路叔叔工作室主页订阅收听加入“八路叔叔军迷部落”故事圈子,与全国小军迷互动交流!点击下方收听1、八路叔叔军事作品系列《少年特战队第六季》《未来战警》《热血,中国军校》《小兵日记》《超级战舰第二季》《我是小海军》《会飞的军校》《阳刚少年王大梁》《战机少年》《特种兵学校地理大作战》《特种兵学校之战机学校》《特种兵学校星际探索系列》2、“贝雷虎童书”系列《贝雷虎古城寻宝记》《大侦探贝雷虎》《贝雷虎漫游军事》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挡枪人”,不如教会孩子一套“好枪法”!看飞鱼小队如何破茧成蝶,成为“巾帼不让须眉”的特战女兵!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没有无法完成的任务。
- 连载于新系列侦疑故事之死神之眼连载至第8集
- 考古学家伯林汉先生将一具埃及木乃伊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就在木乃伊进行展出的时候,他却突然神秘地失踪了,留下的唯一线索就是一枚埃及十八王朝的圣甲虫宝饰。当人们试图通过那具封存了千年的木乃伊找出伯林汉先生失踪的真相时,他们才猛然发现,有些真相绝不可触及:此时的他正躺在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展厅里,成为了另一具“木乃伊”……(共35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