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结帝王之死完结至第36集
- 一九八三年,柏杨在《美洲中国时报》写读史专栏「帝王之死」,结集而成二辑:《可怕的掘墓人》和《忘了他是谁》。第一集从黄帝时代到春秋时期,介绍了伊祁放勋(尧帝)、姚重华(舜帝)、姒相和后羿、寒浞、姒孔申、姒履癸(桀帝)、子受辛(纣帝)、姬瑕(周昭王)、姬靖(周宣王)、姬宫涅(周幽王)、姬颓、姬带、熊艰(杜敖)、熊恽(楚成王),柏杨不称其「尊号」,皆直呼其名,但在每位帝王之前都做了一个小档案,包括时代、王朝、绰号、在位、遭遇等五项,内文则大量使用古史文献,夹叙夹议,说得我们如见其人,而各种败亡之因果,亦昭然若揭了。按作者柏杨的计算,从皇帝轩辕到清代溥仪,中国出现了三百九十七个帝和一百六十二个国王,这五百五十九个称王称帝的头目中,约有三分之一死于非命。而帝王之死,无论是幸运地因与“宫廷内如山如海的美女们昼夜上床,旦旦而伐”以致死在龙榻上,还是不幸地以帝王之尊而被绞死、饿死、囚死,起因都
- 完结出征在即-十五岁的长征完结至第15集
- 这是一个红军长征出发时发生在江西苏区的故事。阴差阳错,呆傻的富家少爷钱卧龙来到了红军队伍里,引发了一连串的变故。故事始终围绕着呆傻的钱家少爷以及几位红军小战士展开,没有激烈的战斗场面,甚至红军和白军都没有作正面的交锋,但作品中交织着善与恶的殊死搏杀。红军对生命尊严的维护,红军小战士身上人性的觉醒,是这部小说所要表达的核心。
- 完结中国历史上的大航海完结至第25集
- 在有中国人的时候,就有了中国人的航海。在所有具有开拓精神的时代,中国人都勇敢地驶向大海。是中国最先开创了海洋精神——那个时候海洋属于郑和时代。中国人是海洋上的勇者。在中国人的航海史这面镜子里有遗憾与惋惜,更有骄傲与荣耀;有哀叹与失望,更有豪情与辉煌……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航海事业已有数年历史。从公元15世纪开始,我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6世纪我国的船舰本身的性能素质及其驾驶技术和经验,亦不容忽视。为什么东方千年的航海传统突然达到辉煌的高峰、又突然结束?为什么当中国在海上拥有绝对的优势之后,却又放弃?检讨我们的过去,检讨我们的海洋思维,积极面对未来,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做的事情。本书告诉读者有关中国史上航海事业的发展,具体地论述和剖析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中国航海事业特点,科学地总结和评价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杰出成
- 完结正义之诉完结至第13集
- 触目惊心!1937年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340,000人;日军侵华期间,遗留中国的化学毒气弹2,000,000发;日军侵华时期强掳中国慰安妇200,000人;日军侵华期间掳掠中国劳工40,000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民众死亡270,000人;抗战八年,中国军民伤亡总人数35,000,000人。王选:咋们中国人自己打官司,自己的官司要自己打。苏向祥:我们认为,法的精神和本质同是解决中日关系的一个有效途径。康健:气愤增加了我们的“反弹力”,激动增加了凝聚力。不管是正是反,跟日本的官司没完。汪东升:从某种意义上说,关于慰安妇问题的态度,是日本社会关于战争责任认识的“晴雨表”,也是承认还是否认侵略战争责任的试金石。尾山宏:尽管我们知道道路艰难,但是,我们要让家永先生的精神长存,我们要让日本政治家改变他们的历史观,我们要还给日本国民一个历史真相,我们要让战争受害人得到补偿
- 完结铁道游击队完结至第57集
- 抗日战争时期,一支由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带领的铁道游击队,活跃于山东临城、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他们破坏敌人的运输交通,牵制敌人的兵力,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屡建奇功,当地百姓称之为“飞虎队”。日本侵略军小林部队及其特务队长冈村视飞虎队为心腹之患,千方百计进行围剿。刘洪在战斗中负伤,得到寡妇芳林嫂精心照料,两人产生爱情。不久,日军前来偷袭,刘洪、李正指挥有方,大败冈村特务队。日军恼羞成怒,四处烧杀,肆意报复。被激怒的刘洪欲在微山湖上与日军正面对阵,幸亏李正赶来及时劝阻,飞虎队实力得以保存,但李正却因此负伤。飞虎队休整后,力量壮大,在与冈村特务队的激战中,全歼敌人。可是芳林嫂在执行侦察任务时却遭敌兵逮捕。不久,抗战胜利,李正伤愈归队,率队赴临城阻遏国民党军队北上,救出了芳林嫂,并迫使小林残部投降。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山东临城微山湖一带的铁路线上,活跃着一支铁道游击队,他们专门在交通线
- 完结清朝那些事儿完结至第47集
- 本书以时间为序,全方位地对清朝各个年代的政治、军事、制度、文化、艺术乃至礼仪、饮食文化等,作了全面详尽的解析,以正史为第一手材料,以小说的文本方式,详尽讲述了一个个短小却血脉清晰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又分门别类地堆积起每个君王时代的逸闻秘史,系统、完整,塑成了一个个君王清晰立体的帝王生涯轮廓。局部文本貌似戏说,却有铁的史实为依据、“靠山”。一个逝去时代的缤纷史实,无论宏大抑或卑琐,全都穿越时间的大幕而来,清晰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的视域中。深刻而不失生活况味,轻松又携带着史料的真实面具。于是,阅读在对冷漠森严的历史书卷想像中展开,却在极尽享受的故事体验的尽兴中结束——读本的价值无须赘述!清朝那些事儿,有辉煌,有凄惨,有温情,有血腥,有文治武功,有丧权辱国,有板上钉钉的铁案,也有难求答案的谜雾。清朝那些事儿,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心痛,让我们回味。本书作者以通俗的语言讲述清朝历史,以精彩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