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李叔同,李先生——弘一法师。看他的故事,很少有什么修行是为了让自己往生成佛,他多半时间都是在弘法,教化众生。也许,他期许的并不是西方莲池里薰风的清凉,而是只想用佛的智慧熄灭人间业火,求得心灵的舒畅。他的佛,在心中。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简介:他是一个“完全不设防”的人,真诚坦荡而又宽厚仁爱。胡适称他“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郁达夫说他对生活“总保持着热情与磊落的态度”。郑振铎赞他是“一位最可交的朋友”。王统照说他具有“十分纯洁的天真与诚笃温柔的心”。朱自清视他为与郭沫若比肩的最为优秀的“现代中国诗人”……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爱情至上与爱情神圣之赞成者或反对者,中国“新诗”之赞成者或反对者,婚恋顺利或不顺利者,少男少女或婆娘汉子,情情中人或俗人,大中小学生。
简介:那是1956年夏季,毛泽东在广州市小岛宾馆召开“农业规划四十条纲要草案”讨论会,会议进行到一半时,毛泽东突然问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道:“湖南有个地委书记蛮不错的,你知道吗?”周小舟答:“周惠?”毛泽东说:“不是的,是一个怪姓。”周小舟愣了一下,突然说道:“啊,是华国锋。”毛泽东说:“是的。”这位华国锋是什么人物呢?居然让毛泽东印象如此深刻,而且还在会议上专门进行点名。他又有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呢?这还得让我们从华国锋同志的履历说起。华国锋,原名苏铸,字成九,1921年出生于山西省交城县一个制革工人家庭。学生时代,他就关心国家前途命运。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毅然投身抗日运动,1938年6月参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走上革命道路,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表达自己抗日救亡的意愿,苏铸更名为“华国锋”。
简介:曾国藩,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奇人。出身于普通农家的他,却一步步走上了晚清的政治舞台,挽狂澜于即颓,扶大厦于将倾。内忧外患之中,他将再造江山的重担扛上了自己的肩头;水深火热之际,他将清朝中兴的责任背在了自己的身上。他在世的时候,是人人敬仰的一位名臣;辞世百余年之后,他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位“完人”。毛泽东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道:“(曾国藩)足为吾人之师资。”本专辑由五大板块组成,分别解读曾国藩的为官哲学、修身养性、《家书》精粹、《冰鉴》识人、《挺经》立世。
简介:精彩内容那是1976年10月6日,这一天的白天非常平静,但是北京城的空气中却酝酿着一股非常紧张的气氛。自从9月9日,构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去世之后,“四人帮”认为夺权时机到了,开始猖狂无畏,大搞反革命舆论。此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为了挽救局面,于是联系中央领导,为这群野心家设下了一个巧妙的抓捕方案,以确保能够将他们全部绳之以法。10月6日19时40分,华国锋走进怀仁堂正厅,配合抓捕工作的叶剑英、汪东兴已经到了,没有寒暄,直截了当地问:“东兴同志,一切都就绪了吧?”汪东兴痛快地回答:“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华国锋、叶剑英、汪东兴三人站成一个品字形,时而挪动几步,时而停立相视,倾心攀谈。那天晚上是8点钟开会,结果四人帮之一的王洪文7点55分就到了。他走下高级轿车,大步跨进门来,中央预先安排的几个警卫人员随着他跟了进来。王洪文进了怀仁堂大厅以后发现不对,大厅里面只有两把座椅,一个是华国锋,一个是叶剑英,王洪文刚想说什么话,结果就被两个战士给扭起来了。王洪文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他大声叫道:“我是来开会的,你们要干什么?”他仗着年轻,与警卫人员对抗,但很快就被扭住双手带到了正厅。王洪文一眼看到坐在那里的华国锋和叶剑英。华国锋严肃地说:“王洪文,你犯下了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我代表党中央宣布,对你进行隔离审查!王洪文不由叹道:“没想到这么快!”张春桥去得晚一点,张春桥是7点57分到的怀仁堂,到了怀仁堂以后,还没见到叶剑英和华国锋,刚拐过两个弯,走廊的灯突然间灭了,黑暗中冲出几个人把张春桥紧紧地扭住了。张春桥连声喊道:“你们要干什么?”张春桥被架到大厅,他看到华国锋和叶剑英正威严地坐在那里,顿时明白了,他说:“你们凭什么抓我?”华国锋站起来,拿着事先写好的《决定》,大声念道:王洪文、张春桥你们听着:最近一个时期,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趁毛主席逝世之际,相互勾结,秘密串联,阴谋篡党夺权,犯下了一系列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中央决定对以上4人进行隔离审查。中共中央1976年10月6日
简介:2000年5月7日,普京第一次就任俄罗斯总统,他在就职演说中说,他要保护好俄罗斯,捍卫俄罗斯公民的利益,改善人民的生活,时至22年后的今天,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俄罗斯的崛起。回顾铁腕总统成长史,让我们从1952年的列宁格勒说起。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专辑看点军事上:就任伊始,面对反叶利钦时代的无力,以血的代价镇压车臣叛乱,捍卫国家统一。经济上:狠抓国内经济,以强硬手段清理操纵国家命脉的七寡头,拯救因休克疗法奄奄一息的经济。内政上:大胆施政,实行改革,国家重组,实行去联邦化,制定新联邦主义;外交上:铁腕外交,与西方世界斗智斗勇,制衡北约东扩,维护俄罗斯国家地位;
简介: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宁波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王阳明在哲学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命题,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最终集“心学”之大成。“阳明心学”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个人意愿的尊重及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是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致良知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 王阳明反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 王阳明坚持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首位。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阳明早年提倡静处体悟。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晚年提出事上磨炼。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改而提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主张省察克治。他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强调贵于改过。他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 王阳明提出“随人分限所及和益精其能”说。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一学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分层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发展。 王阳明在施教方法上主张乐习不倦。他竭力反对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者考虑到学生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特点,否则就会出现学生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局面。王阳明还提倡教学中要动静搭配,使学生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从而乐习不倦。本书包括传奇的出生经历、顽皮的天才少年、用计谋改变继母、超出常人的志向、莫名失踪的新郎、向大儒请教学问、失败的格竹实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开启仕宦的生涯等内容。
Copyright © 2018 爱听书 itingshu.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