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圣创轩丶皓明】作品全集
共“67”记录- 完结刘伯温完结至第321集
-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后,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本书包括天才少年多磨难、隐居青田著兵书、出山废明王重创友谅、出奇兵夜袭江州、潘阳湖火烧陈友谅、巧妙劝降方国珍、严执法得罪权贵、拒绝相位举贤良、淡泊名利隐青田、遭陷害悲叹而终、刘伯温的军事思想、刘伯温论作战原则等内容。
- 完结王阳明完结至第321集
-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宁波余姚人,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王阳明在哲学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命题,冲击了僵化的程朱理学,最终集“心学”之大成。“阳明心学”的思想本质是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个人意愿的尊重及个体创造力的调动,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是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人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强调主观立志和主体精神的力量,强调人的自我更新,倡导学习要自求自得。致良知说,包括体认和实现两个层面。体认良知是指人本身的自我修养,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指人对自身的道德认知和情感的体验过程。实现良知则是指人的思想和情感见之于行为的过程,即为规范道德行为和端正人生态度的实践过程。 王阳明反对朱熹的“知先行后”说,提出“知行合一”说。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人们在修养上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重视对意念的克制工夫。 王阳明坚持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首位。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阳明早年提倡静处体悟。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晚年提出事上磨炼。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改而提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主张省察克治。他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强调贵于改过。他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 王阳明提出“随人分限所及和益精其能”说。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这一学说,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分层教学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化发展。 王阳明在施教方法上主张乐习不倦。他竭力反对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学者考虑到学生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心理特点,否则就会出现学生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的局面。王阳明还提倡教学中要动静搭配,使学生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从而乐习不倦。本书包括传奇的出生经历、顽皮的天才少年、用计谋改变继母、超出常人的志向、莫名失踪的新郎、向大儒请教学问、失败的格竹实验、正式参加科举考试、开启仕宦的生涯等内容。
- 完结将军胡同完结至第30集
- 打开史雷的新作长篇小说《将军胡同》,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北京味”——故事在戏班与胡同中慢慢展开。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各类抗日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书籍等相继展播、出版,缅怀先烈、追求和平。与众不同的是,北京作家史雷选择以儿童的视角,描述了抗战时期老北京百姓的铮铮民族气节,将老北京的风物、节令、人情、习俗等与人民的抗战情怀,别出心裁地融于一体。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别具一格的主人公——八旗后代“图将军”。他的祖上跟随康熙皇帝打过仗,曾授封“奉国将军”爵位。图将军生活在民国时代,朝廷更替,家道衰落,他什么都不会,却又喜欢看戏、玩摔跤、养鸟、斗蛐蛐等,玩得精通,开销又大,只好靠典当、变卖家里的宝贝度日,家产卖光后,他不得不去当车夫。说白了,他是纨绔子弟、败家子。当日军入侵北京,在大是大非面前,图将军的言行凸现出其骨子里的民族气节、义气、侠气和爱国精神。他把家传宝贝卖给商人刘家姥爷的原因,是不想它“漂洋过海,不归咱中国人了”;他帮助“我”与小海子斗赢蛐蛐,原因是小海子的父亲和爷爷都是汉奸;他收养了流浪獾狗“铁苍狼”,最终,獾狗为了救“我”的大舅而被日军打死,他虽然心痛却舍得,原因是我的大舅是抗日志士。图将军意外救了日本小姑娘美香的性命,与美香的父亲横泽成为朋友,他恨日本侵略者,但不仅没有恨横泽父女,反而向横泽学习怎样养金鱼。小说并没有从正面描写北京人的抗战斗争,却从另一个角度描写了日本侵略者在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日军在北京郊外的石景山建制铁所造枪造炮,那儿发生了霍乱,许多中国劳工相继感染,日军不给治疗,将病死的劳工扔进石灰坑埋掉,对外封锁消息。秀儿的父亲也死于石景山,图将军怜悯秀儿成为孤儿,便将她收为养女。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图将军的死有点偶然——两个日本便衣在胡同追赶革命者,他看不过眼,使出摔跤技艺先后摔死他俩,但自己也被对方开枪打死。图将军的死本来可以避免——只要他放过日本便衣就行,但这个结局,却是图将军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他对日本侵略者的恨,一点点累积起来,当满腔的怒火不可遏制,便似火山爆发,烈焰喷射而出!图将军的心中并没有明确的革命理想,但他的潜意识具有强烈的正义感与民族感,他的言行举止,缘于其本性的爱憎观念。小说通过一系列事件的铺垫,一步步将图将军对家国、民族的忠烈气概衬托、展现出来,并不会显得脸谱化、突兀,反而真实、可信、丰满。故事发生在北京,作品中便随处可见北京方言和特色物产,比如:拍花子、抹不开面儿、光屁溜儿、掌掌眼、老帮菜、糊塌子、豆汁儿、沙燕儿、嘟噜幡等;同时,还有不少北方常见的“玩意儿”与玩法,如碧玉鸟、铁弹子、淡白青、红兰寿、紫狮头、铁背苍狼、赏虫会、掌茨等,更是南方人极少见甚至闻所未闻,那些相关的细节,读起来有声有色,令人宛若身临其境,也犹如欣赏一幅内容与形式都十分丰富精彩的北方民俗画卷,颇有吸引力。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是图将军,但通过“我”站在儿童的视角来描述,对图将军形象的塑造、演绎,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我”对怎样养金鱼、对美香和秀儿的友谊,对自己父母不得不随学校南迁昆明、两个舅舅参加抗日活动的解读等,由于与大人不同,读起来更显出其童心、童性、童趣,使这本小说既适合儿童阅读,也适合大人阅读。作品还有一个特点,除了对图将军作精准的描写之外,作者对其他人物形象的描写、刻画,按照其身份逐步展开,去脸谱化。小子海的父亲和爷爷虽然当汉奸,但是他骨子里还有正义感; 秀儿的父亲石唐山以前靠表演皮影戏谋生,后来皮影戏没落,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日本的兵工厂干活赚钱;横泽虽然是日本人,但他对姥爷一家和图将军等人都友善。芸芸众生,皆因人生角色的差异,在生活这个大舞台,粉墨登场,演绎本色人生。寻常胡同,讲述不寻常的百姓精彩故事,那一幕幕情景,仿佛浮现在眼前。作品在故事情节、语言运用、人物描写、形象塑造等方面,宛然一体,气韵悠然,娓娓道来,亲切自然。一书在手,静心翻阅,仿佛那些事发生在自己身边。